1前言
為了給針織服裝領域提供更多更舒適的紡織材料,并降低生產成本,近幾年來,市場推出了一系列毛棉(或粘)紗線,常見的有45/55、30/70和20/80等規格的混紡紗線。由于混紡紗線中的羊毛組分不耐強堿和棉用酶制劑,所以不能采用棉常用的煮練和漂白工藝,從而不能有效地去除棉蠟、油脂、果膠和天然色素等雜質,影響了手感風格,以及毛效和漂染工藝的穩定性。筆者經多次實踐,調整各工序加工工藝,尤其是前處理加工條件,獲得了滿意的染品。
2毛棉混紡紗染色工藝
2.1前處理漂染加工成功的關鍵,前處理要占50%的因素。以45/55配比的毛棉混紡紗線為例,其前處理宜在溫和條件下采用適宜的助劑,以獲得良好的處理效果。
2.1.1工藝處方和工藝條件:
工藝處方(g/L)
氧化(第一浴)快速滲透劑T 0.5~1
去油除蠟精練劑YX150 3~5
25%雙氧水 8~10
小蘇打 3~5
還原(第二浴)
去油除蠟精練劑YX150 2~3
雕白塊或漂毛粉 3~4
小蘇打 3~5
工藝條件浴比1∶30,室溫下先氧化(第一浴),運轉10~15min;繼以1℃/min速度升溫至60~65℃,保溫60~80min,排液,水洗1次。還原(第二浴),再按上述工序,以還原浴重復處理一遍,然后經充分水洗,待染。
2.1.2助劑的作用
快速滲透劑T,不耐強酸、強堿和高溫,在40℃左右能迅速均勻潤濕纖維,同時可攜帶浴中其它助劑進入紗線內進行作用,以提高處理效果。該助劑可改善因死棉而造成的染疵。去油除蠟精練劑YX150,它可有效地去除棉纖維上的蠟質油脂,同時對羊毛上的油脂等雜質起凈化作用,從而滿足后道工序的要求。經該前處理后的紗線,其毛效可達12.7cM/30min。雙氧水是氧化劑,它的加入可去除羊毛和棉纖維上的部分雜質,尤其是天然色素。但溫度不能過高,否則會引起兩種纖維降解而使強力受損。雕白塊或漂毛粉是還原劑,還原性強而穩定
2.2染色
必須要選用好染料,無論是絞紗還是筒子紗。原則上都可采用環保型高堅牢度的直接染料,將棉或粘膠纖維染著;然后選擇對纖維素纖維無親和力的弱酸性染料或酸性絡合染料套染羊毛組分。
其工藝控制需注意以下幾點:
(1)直接染料應選擇分子結構中水溶性基團(-SO3Na)較少的(1~2個)品種,如吳江銅羅染料化工廠生產的大紅DBS、紫DBB、灰DB(混紡系列中);耐曬黃SGG、橙SGR、紅S4B、棕SBR、SRS、翠藍SG、SRN。因為這些染料對纖維素纖維的直接性相對較大,而對羊毛上染率則較低。弱酸性染料或酸性絡合染料則要求對棉或粘膠無親和力,可從兩組三原色中挑選,一組為普通型,如艷紅B、黃MR、藍RAWL(上虞光明化工廠生產);另一組是高堅牢度和色澤鮮艷的酸性絡合黃WG、紅WBN、藍WGG(上虞光明化工廠生產)。印染廠可根據客戶的要求和加工費的承受能力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