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綸彈性織物染整工藝探討
1﹑前言 自1959年美國杜邦公司首次實現了聚氨酯溶液干法紡絲的工業化生產以來﹐氨綸在紡織纖維領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幾年來氨綸彈力織物風靡世界。氨綸彈力針織內衣﹑泳裝﹑運動服是服裝領域中的走俏產品。氨綸是我國的商品名﹐其學名為聚氨基甲酸酯彈性纖維。國際化纖商品系統中﹐凡至少含有85%的聚氨酸鏈段的彈性纖維稱為 “Spandex”(斯潘德克斯)。目前全世界有18個國家生產氨綸。如果以生產企業劃分則美國杜邦集團商品名 “Lycra”(萊卡)的生產規模占全世界市場的50%﹔其次是德國拜耳公司生產的 “Dolarstan”占世界市場的23%﹔第三是日本東麗杜邦公司生產的 “Opelon”。目前我國氨綸年產量約為5000噸﹐預計到2000年可達到8000噸~10000噸。氨綸的特殊大分子結構﹐決定其具有優異的彈性﹐與其它纖維混合制成的彈力針織物既具有一般纖維優良的性能(如棉纖維的吸濕性)﹐又具有優異的彈性。用其制成的服裝﹑襪子等穿著舒適(有彈性﹐無壓迫感)﹐活動自如﹐又能顯示形體美﹐是婦女首選的緊身服裝。隨著體育運動的日益發展﹐對各種緊身運動服﹐休閑服需求量也極大﹐在外衣上也有廣泛的應用。氨綸彈力針織物一般是棉﹑毛﹐彈力錦綸等為地組織﹐氨綸絲為襯緯﹑襯墊﹑添紗等方式進行交織的。近年來隨外著服裝的內衣化﹐運動裝的流行﹐細支高彈紗交織針織經編或緯編織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含高彈絲的紗編織的針織物﹐其彈性可與身體自由活動所需的彈力相當或略為大一些﹐從而滿足了人們對服裝穿著舒適貼體和保持外形不變的要求。氨綸彈力針織物染整加工方法與非彈力針織物有所不同。為使彈力織物具有一定彈性﹑尺寸穩定性﹑布面平整性﹑色澤多樣性﹐達到所要求的風格﹐必須仔細控制染色和后整理工藝條件。
2. 氨綸彈力針織物染整加工的一般工藝流程2.1 氨綸包芯紗針織物的染整工藝流程 預松弛----定形----精綀----漂白----染色----整理2.2 氨綸裸絲與其它合纖交織的經編織物的染整工藝流程2.2.1 緞狀網眼或彈性網眼組織,這些針織物屬于高彈力單向拉伸性織物(氨綸錦綸混用),其染整工藝如下: 面料(筒狀)----松弛處理(平幅)----預定形----染色----樹脂整理2.2.2 雙向拉伸經編織物,這些織物屬于低彈織物(氨綸錦綸混用)其染整工藝如下:面料(筒狀)----松弛處理(平幅)----預定形----假縫合----染色----柔軟整理 2.2.3 全彈牛仔布經紗上漿主要配置為:煮紗方式三浸一軋,烘干汽壓0.4~0.5Mpa,呢毯汽壓0.3~0.4Mpa,預縮量30%~35%,經向縮水率可控制在6%以內,緯向縮水率可控制在5%以內?并且對烘干機和預縮機進行改造,提高橡膠毯預縮率和呢毯的輕微拉伸,拉伸過的織物進行一定時間的堆置存放,使其充分收縮?利用現有設備較好地完成了織物的熱定型問題,保證了成品布縮水率的穩定,滿足服裝制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