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義臻 朱 平 趙 雪 董朝紅(青島大學化學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山東青島 266071)摘要:等離子體處理技術能明顯提高處理后織物的染色性能。本文主要簡述了等離子體技術的概念、提高紡織品的染色性能的處理方法、原理及其在各種纖維上的應用。從長遠看,等離子體處理在紡織品染色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關鍵詞:等離子體;紡織品;染色性能中圖分類號:TQ19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179(2007)04-031-6傳統(tǒng)染色以水為介質(zhì),染色時間較長,染色溫度較高,耗能大,對纖維的損傷大。一般染色結束后,染色殘液中染料未吸盡,或染色織物在后處理中洗下的浮色,都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近年來,等離子體技術作為一種清潔、簡便、快速、節(jié)能的干態(tài)加工方式,在天然和化學纖維改性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低溫等離子體中的高能活性粒子與纖維表面作用,發(fā)生表面處理、接枝聚合等反應,改變了纖維表面的物理形態(tài)和化學組成,從而改善了纖維的染色性能。等離子體是指一種全部或部分被電離的氣體,氣態(tài)物質(zhì)在熱、電等能量的作用下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分子及電子的分離,形成帶負電荷的電子和帶正電荷的離子等,這種包含原子、分子、電子、離子、光子、各種亞穩(wěn)態(tài)和激發(fā)態(tài)粒子的混合氣體即為等離子體。等離子體大體上分為高溫等離子體(平衡等離體)和低溫等離子體(非平衡等離子體)。當電子溫度(Te)很高(104~105K),氣體溫度(Tg)近于常溫,Te遠大于Tg,等離子體處于熱的不平衡狀態(tài),稱之為低溫等離子體,紡織染整加工主要應用電暈放電和輝光放電產(chǎn)生的低溫等離子體。低溫等離子體用于染色加工有以下途徑:利用低溫等離子體的高反應性,在纖維表面引入親水基團(如-OH、-SO3H、-COOH)和對染料具有親和性的基團(如-NH2);利用低溫等離子體的高活性,在纖維表面生成自由基,從而引發(fā)單體在纖維表面接枝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