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熔染色 聚酯纖維與纖維素纖維混紡織物的染色,當聚酯纖維∕棉(T∕C)或聚酯纖維∕嫘縈(T∕R),多數是連續軋染分散染料,織物通過燃燒氣或電加熱焙烘,分散染料在干熱狀態下迅即熱固著于聚酯纖維中,這樣的生產工程通常為熱熔染色。 熱熔染色時,織物先浸軋分散染料染液,隨即均勻烘干,由于纖維素纖維比聚酯纖維有較強的吸水性,分散染料最先吸著在棉或嫘縈纖維上。當烘干后的織物通過焙烘箱,溫度高達200℃時,大部分染料氣相轉移到聚酯纖維表面,并擴散進入纖維內層。但有部分染料未被固著,或干熱升華散失在熱熔箱中,或殘留在纖維素纖維上。 聚酯纖維∕棉布和聚酯纖維∕嫘縈織物的混紡比,聚酯纖維一般為65~67%。這些混紡織物中的兩種纖維之間,有無數的接觸點,因此浸軋在纖維上或纖維空隙之間的分散染料,同時和兩種纖維接觸。一般認為,混紡紗越緊密以及混紡越充分,織物就具有更多的接觸點。與聚酯纖維接觸的分散染料,是被熱膨化狀態的纖維所吸收而染著的,未被染著的染料最后通過洗滌或還原清洗去除。 將聚酯纖維熱熔染色溫度(190~220℃)與分散染料的固色率關系作圖,得到熱熔特性曲線。低溫型分散染料多數容易升華,隨著熱熔溫度的升高,熱熔時間的延長,固著率降低。高溫型分散染料需要較大的擴散能量,它的固色率往往隨著熱熔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分散染料商品中,有些染料的固色率隨溫度升降變化差別較大,曲線的形態陡峭;而另一些染料的固色率受溫度的影響較小,曲線的形態比較平坦。每一染料的最大固色率都有一定的溫度范圍,可以作為熱熔染色選擇最佳溫度的依據。 由此可見,分散染料熱熔染色在工程上要求做到:配色使用的分散染料三原色最佳熱熔溫度應在同一溫度范圍內;熱熔箱左、中、右溫度偏差不超出一定限度,以免產生色差;擇優使用熱熔曲線平坦的染料,確保染色成品質量;優先考慮采用固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