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鎖,林紅,張峰,陳宇岳(蘇州大學材料工程學院,江蘇蘇州215021)摘要:超支化合物是一類具有特殊結構和性能的聚合物,合成簡便,價格低廉,具實用價值,采用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銨鹽(HBP-HTC,表面富含季銨鹽陽離子)對真絲織物進行陽離子改性處理,研究了改性后真絲織物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結果表明:經HBP-HTC改性的真絲織物在無鹽促染下有效地提高了活性染料的上染能力,并且獲得了較好的勻染性,但對其色牢度和色光略有影響.關鍵詞:HBP-HTC;真絲織物;活性染料;性能中圖分類號:TQ314.2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0439(2008)08-0020-03目前,真絲綢高牢度染色幾乎都是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色譜齊全,色澤鮮艷,價格低廉,染色性能優良,受到人們的喜愛.但現有的活性染料的親合力不高,為提高活性染料對真絲綢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必須加入大量無機鹽來促染.大量無機鹽的加入,提高了染料利用率,減少了廢水中染料的含量,但無機鹽對環境的影響日益嚴重.因此,減少活性染料染色時無機鹽的用量一直是印染業的重要課題之一.[1]樹狀大分子和超支化合物是一類有特殊結構和性能的聚合物[2],在紡織上的應用研究才剛剛開始.[3]超支化合物合成簡便,價格低廉,更具實用價值.前期研究中已成功制成了表面富含氨基和亞氨基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并將其用于棉織物的活性染料無鹽染色,結果令人滿意.[4-5]為了進一步拓展端氨基超支化合物的性能,對其進行端基改性,制備了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銨鹽(HBP-HTC).[6]本文利用自制的HBP-HTC對真絲織物進行改性處理,并研究改性后織物的染色性能.1實驗1.1材料與儀器織物:真絲電力紡.染料:蘭納素活性染料(橙RG;藍3R;紅CE;金黃CE-01).藥劑:硫酸鈉(Na2SO4)、無水碳酸鈉(Na2CO3)、氫氧化鈉、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