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青是最容易氧化的一只染料,在空氣中便可自然氧化。當染液的還原力不足時,布卷上的染料就慢慢地氧化,由還原體變為氧化體,并逐步附著于織物表面,形成浮色(古銅色),俗稱“紅筋”病疵。 克服辦法: 1、硫化堿的用量要足,一般為100%硫化氰:60%硫化堿=1:1。這里要注意三點,第一,國產硫化氰的力份有高有低(100%~150%),硫化堿的用量,也應按染料力份高低做相應增減。第二;國產固體硫化堿中,有效成份(硫化鈉)的含量50~62%不同,60~62%的高濃度商品為半透明橙紅色或橙黃色晶體,含量在50~58%的商品為紅褐色固體。硫化堿拆裝后,暴露于空氣中,容易氧化成灰白色粉末,降低甚至完全失去還原性能。因此,使用前要注意選擇和加強化驗檢測。第三,硫化堿用量也不宜過多,否則,會降低得色量。 2、硫化藍或硫化氰卷染過程中,必要時,可用染液澆邊(即每隔片刻,用染液澆布卷二端)使布卷二端始終保持良好的還原狀態,防止氧化,這樣可防止“紅邊”病疵產生。 3、卷染過程中,要盡量加罩,使布卷籠罩在還原性氣體中,以減輕染液與空氣(氧氣)接觸的程度。 4、染色結束,要盡快出水,不宜緩慢,以縮短布卷的自然氧化時間,并且出水量要大(流動大),使織物上的殘液在未氧化之前,便迅速去除,以減少布面浮色的產生。如有必要,染色后可先用硫化堿的稀溶液,在40~50℃清洗1~2道,使布面已結成的浮色,重新還原溶解,而后再用大流水沖洗。 5、卷染硫化氰,染料用量較多,化料必須勻透,如果染料溶解不良,會導致大量染料附著于織物表面,染后產生古銅色條花。通常的化料方法是:染料先用適量的熱水打成均勻漿狀(其中加入適量太古油調和),而后倒入卷染機腳水中(內含全量硫化堿和2~3克/升純堿),邊攪拌邊加熱至沸,并沸煮5~10分鐘,使染料充分溶盡溶透,而后沖水至規定量并調溫至規定溫度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