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光
絲光始于1844年,直至1900年絲光工藝才正式用于印染工業。最早發明此工藝的是Mercerixzng,麥塞處理可分為二種即:
1、堿縮(Mercerixzng):指棉織物以松馳狀態經受濃堿處理,結果使織物變得緊密,并富有彈性的加工過程。主要用于棉針織物。
2、絲光(Horacelowe):指棉織物在經緯方向上都施加張力的情況下,用濃燒堿溶液進行處理,以保持所需要的尺寸,結果使織物獲得絲一般的光澤的加工過程。通常棉及其混紡織物都要進行絲光。
由于絲光后棉纖維的形態結構和超分子結構都發生了變化,除獲得絲一般的光澤、尺寸穩定外,而且對染料的吸收能力、強力、延伸性等服用機械性能都有所提高。
絲光劑:
燒堿:是目前印染廠絲光用的主要用劑,其膨化性能好,價廉,使用方便,絲光效果也較理想,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燒堿濃度一般控制在260-
液氨:在常壓和-
優點:
1、織物手感柔軟、耐磨性能好;
2、織物彈性增加,尺寸穩定性好;
3、對環境污染小(90%液氨可回收);
缺點:
1、需要特殊的設備(回收系統、制冷系統);
2、一次性投資大,且生產成本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