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氨包芯紗彈力織物,既具有棉纖維的優點,又有氨綸的高彈性,使織物具有良好的形變回復角,透氣、透濕,手感柔軟。但產品中因含有氨綸,前處理中的堿、次氯酸鹽等使用不當或絲光和定形等工藝控制不當會對氨綸彈力纖維產生不良影響,使棉/氨(緯)彈織物失去風格。因此,在前處理工藝中應掌握以下各點,以減少生產中的誤區。 ①堿對氨綸彈力纖維的影響。氨綸在常壓條件下用40g/L NaOH沸煮1h、2h、3h強力損傷均甚少,彈力回復率均在97%以上。在平幅煮練機上,采用60g/L NaOH二浸二軋,102℃汽蒸60min,彈力回復率仍有96%。采用50g/L NaOH、10-11g/LH2O2等冷軋堆置18h,彈力回復率為98%,說明冷軋堆時強力損傷甚少。若采用熱軋、打卷,汽蒸3h,其彈力回復率僅為3%左右,說明采用熱軋、汽蒸時彈力損傷較大,不宜采用。 ②次氯酸鹽對氨綸彈力纖維的影響。在不同濃度次氯酸鈉、不同時間條件下對氨綸彈力織物的試驗中發現,次氯酸鈉濃度為4g/L,時間為1h左右,彈力回復率為96%左右,次氯酸鈉濃度大于4g/L,時間在1h以上,氨綸彈力有明顯下降。 ③絲光堿濃度對氨綸彈力的影響。堿濃度在150-230g/L時,氨綸彈力損傷不大;但應用中要根據織物厚薄而定,薄型織物絲光堿濃度宜低些,厚重織物堿濃不超過230g/L。 ④熱定形對氨綸彈力的影響。經試驗熱定形溫度在160℃時氨綸彈力的影響不大。定形時間應根據織物厚薄而定,薄型織物(如彈力府綢布)時間一般在30s以內,中厚織物一般為40s,粗厚斜紋布的定形時間不超過60s。根據以上試驗,可根據工廠設備分別采用不同工藝,控制工藝條件,方能合理制訂前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