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作為我國最早的棉紡織骨干企業,一直秉承“求實、創新、敬業、奮進”的企業精神,不斷探索提高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提高自動絡筒筒紗質量和生產效率方面,做過一些工作,獲得了一些經驗。今天向各位進行簡要的介紹,旨在拋磚引玉。
影響和提高自動絡筒筒紗質量和生產效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0、原紗質量
原紗質量是指細紗紡好的管紗的質量水平,包括條干不勻、紗疵數、管紗成型等各項指標。
1.1、解決方法
1.1.1、根據原料的不同特性設計工藝,清花和梳棉做到合理開松,防止過度損傷纖維,并條、粗紗、細紗合理設計隔距、牽伸數和牽伸分配、粗紗細紗捻系數、速度等各項工藝參數,保證半制品及成品質量。
1.1.2、做好半制品流轉過程中的防護措施,防止半制品因碰觸等原因造成毛破條、壞紗等損傷。未使用的生條、熟條要用布遮蓋好。粗紗只允許存在三個地方,即粗紗機上、細紗機上、運輸魚刺車上,這既可以防止粗紗損傷,也可以減少重復勞動。對于因翻改等原因暫存的粗紗,一定用塑料袋包好存于指定位置。
1.1.3、實行各工序的精細化管理,推行無疵化操作。我們知道,每個筒子是大約由28—35個管紗絡成。也就是說每個筒子都至少有28個以上的接頭,再加上由于紗疵導致的接頭,我們可以測算出每一個筒子基本都有40個以上的接頭。據我們統計,十萬米切疵每增加10個,絡筒機效率將降低0.6%—0.9%。 因此我們應盡量在紡紗工藝流程中使用大卷裝,同時前紡推行無包卷操作法,減少因接頭原因產生的疵點。
1.1.4、做好各道器材及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特別是關鍵工序、關鍵器材要實行專人負責制,制定嚴格的更換周期,到時間無條件更換。在平時的生產中,要求設備與運轉聯動,24小時檢查調換。
1.1.5、嚴格控制細紗工序管紗的留尾長度,對于普通國產細紗機,我們要求細紗管紗留尾不得超過三圈。對于最新型的ACX5D全自動
1.1.6、管紗的堆放一定要遮蓋好,以免飛花附著。
通過以上這些方法和加強日常基礎管理工作,我們各品種的紗線質量達到了USTER公報25%的水平,千錠時斷頭全部達到10根以內,管紗成形質量良好,為自動絡筒減少切疵、消除退繞不良、提高了筒紗質量和生產效率提供了有力保證。
2.0、工藝的設定
工藝設定包括電清工藝的設定和絡筒機主要參數的設定兩個方面。
2.1、解決方法
2.1.1、電清的設定既是產品質量的保證,也是影響絡筒機效率的主要因素。我們的做法是:跟蹤對比紗線疵點對布面的影響,兼顧生產效率,以清除有害紗疵為主。做到“不多切、不少切”。一般來說,針織紗對棉結細節要求高,機織紗對粗節要求高,漂白紗對異纖要求高,在設定電清參數的時候,盡可能多了解下道客戶的需求,并每周進行10萬米紗疵的分析,不斷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完善清紗曲線。
2.1.2、自動絡筒機主要參數對筒紗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影響,我們以絡筒速度和捻接為例來介紹。
(1)自動絡筒機開高速,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毛羽增長率。因此必須通過試驗,找出速度和質量的更好結合點。即在做好紗線通道關鍵部件維護保養工作的條件下,既把毛羽增長率控制在最低,又適當提高絡紗速度,以發揮自動絡筒機的最大生產效率。我們每一個品種的工藝都是經過試驗反復優選,不是毛估估的做出來的。
(2)目前采用的捻接技術有空氣捻接器和機械捻接器兩種,但多數均采用空氣捻接器,它是自動絡筒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捻接器提高接頭質量是關鍵,為保證紗線在后道加工中能順利進行,對接頭質量的要求是:捻接處紗的直徑要控制在原紗直徑的1.2倍以內,強度要達到原紗強力的90%左右,捻接一次成功率和捻接質量一次合格率要達到90%以上。要達到這些質量要求,首先要提高壓縮空氣的質量。要求用于自動絡筒機的壓縮空氣必須經過過濾,達到無油無水要求,壓力保證
通過以上方法,既保證了產品質量用戶滿意,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3.0、保持良好的自動絡筒機械狀態
自動絡筒機械狀態主要指整個設備系統運轉正常。
3.1解決方法:
3.1.1、精細維護設備。我們對每臺機器都建立了維修技術檔案,對出現機械故障的原因、解決辦法及更換機件作詳細記錄。堅持每周由專人對所有機臺捻接質量進行檢查,發現捻接外觀不良,強力不夠,帶回絲或有“假捻”等現象及時解決;堅持每月對槽筒制動系統、筒紗制動系統、捻接器動作、張力剪、風門剪進行狀態檢查,發現不良及時調整或更換。更換要求做到整臺更換,將更換下的好的零件作為備貨更換到同期安裝的損壞配件上。定期調整電清靈敏度,定期用標準紗樣采樣以減少空切、誤切。
3.1.2、實行單錠維修與預防性維修相結合,執行“多清潔、勤檢查、少拆卸”的狀態維修原則。自動絡筒機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結構復雜、精度高等特點,應根據使用情況,注重狀態維修,突出專件修理,延長使用壽命。在做周期性單錠維修時,打開錠箱蓋,檢查其內部各凸輪組及齒輪磨損情況,更換不良機件,并作好內部清潔和潤滑。檢查調整各部分間距,以保證各動作協調到位。預防性維修就是根據檢測結果在確定設備狀態的基礎上進行的維修。要求維修人員每日用氣管依次從上到下,由內到外吹干凈運輸皮帶、紗線通道各部件,對紗庫及插紗錠部位,清理積塵及回絲的纏繞等。除正常周期
3.1.3、每天檢查壓縮空氣和捻接系統的運行情況。維修人員每天檢查所負責區域機臺的空氣壓力,負壓是否正常,各錠節壓力是否在工藝要求范圍內,加捻腔,退捻管是否暢通。各錠節壓縮氣管插頭,電纜插頭有無漏氣或松脫,傳動部分有無異常現象。由于單錠內部裝配精度高,各機械動作協調性很強,在一般的情況下,盡可能不拆卸,保持原機裝配的穩定性。
3.1.4、強化周期管理及清潔措施。自動絡筒機自動化程度高,簡化了人為的操作要素,但是在生產中需要加強清潔,尤其是筒紗支臂清紗器檢測頭、空捻器、大小吸嘴和中部紗線控制裝置的清潔,以保證高速高產高質的要求。以下部位需要加強管理:大吸嘴下方機械手積花,機械手下方不易清理,不僅影響現場管理,而且易帶入筒紗中;紗庫盤上方積花,此位置由于沒有吹吸風機的吹口,積花容易附入紗庫的管紗中;絡筒落紗擋板通道積花,影響筒紗外觀質量;伽馬搖架下方積花,容易飛入筒紗中,形成飛花附入;清紗器下方小吸嘴堵塞,經過清紗板的飛花無法吸入,影響質量。以上部位清潔要求用布揩擦,禁止用銳器清理,以免刮毛機件。伽馬搖架部位每兩月揩擦一次,方法為落紗后逐只清理,平時用壓縮空氣清理。大吸嘴每月清理一次。對紗庫盤和落紗通道采取加長吸風
3.1.5、做好電清的維護保養和校驗工作。為確保清紗器檢測的準確性,減少誤切,我們制定了電清的維護保養制度并堅持執行,定期清潔電清檢測頭、校驗電清切疵的正確性,及時清除不合困素。
通過以上方法,使主輔機完好率、壓縮空氣合格率、大小吸嘴找頭吸紗一次成功率、捻接一次成功率、捻接質量一次合格率、電清的正切率、清潔和潤滑合格率等都達到了預定目標要求,大大減少了自動絡筒機的無效動作,從而達到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筒紗質量。
4.0、加強運轉操作管理
運轉操作管理主要是執行操作法、做好清潔工作和防疵捉疵等。
4.1 解決方法:
4.1.1制定并執行好操作法。自動絡筒機雖然自動化程度高,但擋車操作法決不能忽視。根據紗庫式自動絡筒機的性能和特點,結合提高筒紗質量和生產效率,我們制定了操作法,并對擋車工進行培訓和測驗,同時講解自動絡筒機的基本構成和主要性能,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要求擋車工必須按照操作法操作,掌握簡單的單錠報警處理方法,正確及時處理報警。為了提高擋車工的操作水平,我們還定期開展操作測定、觀摩表演,舉辦操作運動會;在平時生產中開展短距離競賽,將個人執行操作法和操作水平內容納入競賽范疇,對成績優異者,給與適當物質獎勵,提高擋車工執行操作法和提高操作水平的積極性。
4.1.2 加強班中的清潔力度,每班定時進行機臺清潔,為提高效率打下基礎。清潔時應遵循從上到下,從前到后,最后清掃地面的方法,對紗路及一些重點部位清潔如捻接器、張力器、滑槽、下探紗器、紗線導桿等走紗通道,應認真細致,不能馬虎做事。但要嚴禁擋車工用金屬工具清除電清檢測槽中的花衣,以免損壞電清。
4.1.3 開展防疵捉疵。要求擋車工做好產品的防護和轉移,不弄臟弄污管紗和筒紗線;及時處理報警,防止意外的紗線損傷;按規
4.1.4 擋車工實行全額計件的工資模式,鼓勵擋車工多勞多拿,優質多得。各品種單價指標上墻公示,讓擋車工知道做多少產量,達到什么質量,拿多少錢。一切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通過以上方法,基本消除了操作對筒紗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影響。
5.0 車間溫濕度及含塵量的控制
紡紗車間的溫濕度及含塵量控制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溫濕度控制的好,才能為生活的穩定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含塵高,機器磨損大,管紗易長毛,影響切疵。同時,對于絡筒來說,溫度過高會導致電腦、電機、軸承等容易損壞,含塵量大電清檢測部位易臟。對于電容式電清來說,濕度過大會損壞,也會導致誤切,影響效率。
6.0 結束語
通過抓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我們自動絡筒的效率穩定在85%以上,大部分達到90%以上,產品質量用戶滿意。我們體會到,提高自動絡筒機的效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生產車間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著手,科學分析,細致改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并穩定絡筒機的效率。
以上就是我們在自動絡筒機使用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希望廣大專家批評指正。期待通過本次會議,通過大家的努力,能使我們的自動絡筒機的效率再上一個臺階,為紡織業的不斷發展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