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展臺前,一股濃郁的茶香撲面而來,如果您以為這是茶葉展那就錯了。眼前這些形狀各異的包包和做工考究的首飾,只有一樣是相同的,那就是茶色。仔細觀察,包的皮質有明顯紋理,用手觸碰有濕潤感,很像人的皮膚。
這些產品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北京服裝學院紡織品設計專業馮纓舒,她就是這些產品的原創者。
從茶中提取的面料像皮膚
這些產品來自于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2016屆本科畢業設計作品展,主題是《輪回》。在設計展中,《輪回》是被圍觀最多、引起議論也最多的作品。
“很多人都說我的產品是整個展中唯一一個看不懂的,不知道是什么材料。”馮纓舒說。
馮纓舒的《輪回》主題,是以皮膚的肌理為主,以宗教信仰提取的圖案為輔,結合生物材料來表達的。在考慮主題時,她想起小時候在東北老家爺爺奶奶喝紅茶菌養胃,當紅茶發酵時表面會凝結出一層皮,扔掉后會慢慢變干,當時她很好奇,但不知道那是什么。設計時,這種發酵物質再次引起她的興趣。
她了解到,由紅茶發酵成的這層皮有一定的韌性,是一種叫細菌纖維素的物質。細菌纖維素古已有之,在《齊民要術》中就有在食醋釀制過程中發酵液表面形成凝膠狀菌膜的記載。在現代,細菌纖維素普遍被應用在醫用材料、食品工業、造紙工業等領域,但至今還未有人把它應用到面料上。
用茶葉發酵成面料,聽起來就不可思議,更何況之前并沒有人這樣做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馮纓舒還是覺得不是沒有可能做成面料,盡管她并沒把握讓發酵出來的東西成為面料。
面料培養過程必然充滿艱辛,別人的面料都是織成的,她的面料需要發酵出來。她感慨:“培養面料的時間相當慢長,全部下來要一個月,我的材料確實來之不易。”
此外,培養過程還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比例和時間拿捏不準也會導致失敗,溫度也是成敗的關鍵。制作過程的復雜,一度使馮纓舒畢業設計原材料供應不上。用她的話說:“這個過程就是在不斷解決各種問題中度過的。”
要培養成面料光是茶是不夠的,
從自然中提取,最后降解于自然,回歸于自然,這也是馮纓舒設計產品時的初衷。
“這款面料純天然無公害,對人體也有益處,我并不是說它會代替棉、麻、真絲或其他紡織品,但希望人們在殘忍剝奪動物皮來滿足虛榮心時,應該有人或有一個團隊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它會有無限可能性,也會有它自身的價值。”
馮纓舒形容這款面料的感覺特別像皮膚,有皮膚的紋理、皮膚的濕度、摸起來也是皮膚的感受,也可以叫它“植物皮”,還有點像果丹皮,因為它可以吃。
現在這款面料正在申請專利,馮纓舒還沒有給她取名字,只叫它“細菌纖維素面料”。“這個材料脫離了目前國內現有纖維范圍,已經跨越了棉、麻、真絲,它是新的纖維。”馮纓舒說。
此外,因為培育的復雜性,目前面料的產量還不是很高,不能批量生產,但她認為,這款面料將來的用途會有無限可能。
產品新奇向多領域輻射
在畢業設計展中,馮纓舒培育的細菌纖維素面料,是以各種款式的包包和首飾的產品形態呈現的,產品是她親自設計。在馮纓舒看來,如果只培育出面料,卻并不知道它賦予產品的樣子,也沒多大意義。只有做出成品才更有說服力,體現出它的實用性,證明它并非曲高和寡之物。
馮纓舒把產品設計的很時尚,她認為,“面料本身就很復古,只有結合時尚才更容易被接受。現在我產品給人的感覺即復古又時尚,顏色是天然的完全是茶的顏色,整體感覺是皮質,卻有著天然的肌理,是真皮表達不出來的感覺。設計這一系列產品,也是為了更好的展示這款面料的特性。”
這次畢業設計展還引發了多家媒體的關注,馮纓舒的產品很受歡迎,各方合作者也紛至沓來。首當其沖的自然是茶行業。“畢業設計展后,茶行業的人想跟我合作做‘茶空間’,就是以
除此之外,還有首飾、影視服裝特效的合作者也找她合作。但未來,馮纓舒還是想以生產物品為主,“雖然面料做成服裝也天經地義,但不會做為主打來做,主打還是物品類產品。從箱包開始,我的產品現在基本是一個產業,已經有了雛形,我希望有人跟我合作繼續開發新產品。”
回憶起第一款包包的誕生,馮纓舒說當時的感動仍然記憶猶新,“在面料沒有做成成品前各種擔心都有,擔心面料能不能剪裁,因為它涉及到受力問題。做出第一個包時我就哭了,第一款產品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它證明了這個新材料是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的。”
在談到由面料到產品的過程,馮纓舒告訴記者,其實現在產品展示的面料,并非面料最原始的樣子。原料是很自然的肌理狀態,比較平整,有一款包就是完全用原料做的,這次沒有展示,現在展出的這些包是在純天然材料基礎上,進行厚板絲網印,并運用折疊、切割等各種方法進行的面料再造,體現出強烈的皮膚肌理。
當記者問到接下來的產品推廣,馮纓舒表示:推廣的事現在還沒有想好,目前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還得再進一步研究,比如說保養問題。因為這款面料做成的包,對環境變化反應比較明顯,就像人的皮膚一樣,環境濕度大時皮膚比較濕潤,環境干燥時皮膚也干燥,這款面料也會這樣。但對產品質量不會有影響,只是需要一個特殊護理,目前它適宜的濕度在40度到60度之間,所以有些地方還需要完善。
談到產品的前景,馮纓舒說:“產品的特性和生產過程的復雜性,或許決定了產品應該走高端路線,一個包的定價應該在幾千元以上,但作為一種面料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因為它來自于自然又回歸于自然,不會浪費資源,符合未業發展道路,各個領域都有可能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