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羊絨纖維為聚酯改性纖維,蜂窩狀微孔結構、纖維強力較低、抱合力好,需較大的后區牽伸、摩擦因數較小,在紡紗過程中纖維有損傷,纖維的可紡性較差。
工藝流程
A002D型抓棉機→A006BS型自動混棉機→FA022-6型多倉混棉機(6倉)→A036BS型豪豬開棉機、豪豬打手→A092AS型雙棉箱給棉機→A076C型單打手成卷機→A186D型梳棉機→FA303型并條機(三道)→A454PQ型粗紗機→FA502型細紗機→AC338型自動絡筒機。
工藝配置及主要工藝參數
開清棉工序
由于仿羊絨纖維細度細、整齊度好、強力較低、不含雜等特點,在開清棉工序采用化纖流程及打手配置,多松少打、少抓勤抓工藝原則。適當降低各打手速度(梳針打手440r/min、綜合打手800r/min),增大打手與塵棒之間的隔距,以減少纖維的損傷及棉結的產生。開清棉工序主要工藝參數:棉卷長度為30.6m、長度牙34T、定量控制為400g/m干重、不勻率為0.91%、正常卷98%。成卷羅拉轉速10r/min。
梳棉工序
根據仿羊絨纖維的特點,為保證生條質量、減少纖維損傷,梳棉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定量偏大掌握的工藝原則。采用化纖類針布,且將降低速度,增大錫林與刺輥表面速比、減少蓋板與后車肚的落棉,總落棉量應控制在2.5%以內。為減少纖維的損傷和短絨的產生,增大刺輥與給棉板的隔距,并適當加大錫林與蓋板之間的隔距,道夫、錫林轉移率要大,減少纖維充塞、反復揉搓,增加梳理轉移,減少棉結的產生,使封閉式小漏底、除塵刀采用高刀平角度工藝;各分梳部件的狀態保持良好,消除棉網產生的云斑,為防止棉網飄頭、墜網、塌邊及凝聚困難問題,增加雙皮圈導條裝置,棉條張力較小掌握,保證了棉網順利成條。
并條工序
為了保證并條混和均勻,采用三道混和,采用“大隔距、多加壓、低速度、重定量”的工藝原則。為減少皮輥“三繞”現象,皮輥選用邵爾A85度膠輥,經防纏涂料處理。合理牽伸
粗紗工序
由于仿羊絨纖維長度長、細度細、纖維抱合力好,采用“重定量、大牽伸、低速度、強控制、較大的后區牽伸(1.3倍)”的工藝配置,以加強對牽伸區中纖維的控制,并利于穩定牽伸力與握持力,防止出現“硬頭”,粗紗捻系數適當掌握(70左右),減少粗細節和毛羽,提高成紗條干均勻度。同時,注意膠輥表面狀態及車間溫濕度的控制,以減少飛花的形成。
細紗工序
為提高成紗質量,對細紗工藝部件進行了優選,選用了硬度較大、彈性較好的膠輥,采取了“減小后區牽伸、小鉗口、重加壓”的工藝原則,并配置較低的車速,由于仿羊絨纖維長度長、整齊度好、卷曲度好,所以選擇較大的后區牽伸倍數,總牽伸在44~47倍之間,捻系數確定在3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