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五家環保組織最近聯合發布調研報告指出,中國印染整理業具有產業集群度高、產業鏈完備、原材料豐富等優勢,以印染、整理為主的紡織原材料加工環節產業正向中國集中,針對紡織業的產業變化,上述環保組織報告稱,中國失去的成衣加工環節就業崗位多,且能耗低、污染小,而中國獲得的資本密集型的染整環節,難以帶來大量就業崗位,且污染排放量很大。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印紡紗、面料生產、印染和成衣加工這四個主要過程中,印染環節水資源消耗占到85%,能源消耗占80%,化學品消耗占65%。
我國有印染產業鏈完備、原材料豐富等優勢,同時不容置疑的是印染行業確實是一個高污染高能耗的行業,為了響應節能環保的號召,目前,我國在印染工業各個環節,正在應用的先進節能減排技術。
源頭削減-清潔生產
印染廢水產生于生產過程,廢水處理雖然重要,但屬于末端處理,為了保護環境,更重要的是從源頭削減,即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清潔生產工藝,減少產污系數。目前已經開發,正在逐步推廣的新工藝有:
前處理工藝
包括低堿前處理、生物酶前處理、低溫前處理,如冷軋堆前處理工藝;高效短流程前處理,如一步法、一步半、兩步處理工藝;“綠色”精煉劑和助劑的前處理、無氯漂白以及正在開發的低溫等離子處理工藝,超聲波和激光等處理工藝。
染色、印花工藝
高固色率或高上染率染料染色、高染色牢度染料染色、一浴法、一步法和短流程染色、低浴比、低給液染色、低鹽染色、應用計算機的受控染色、非水和無水染色、氣相或升華染色、新型涂料染色、冷轉移印花、噴墨印花等。
這些新工藝能夠大幅節能減排,并且許多已經有定性產品,例如氣流染色機,其浴比可以小到1︰3.5;勻流染色機浴比1︰4.5;冷轉移印花設備、噴墨印花設備質量不斷提高,價格逐步降低,市場份額逐步提高。
廢水處理技術
廢水處理包括常規處理技術及深度處理技術。
<
深度處理技術以回用或很高排放要求為目標,深度處理和回用技術目前已經實際應用的主要有:曝氣生物濾池、硅藻土技術、活性炭技術、膜技術、大孔離子交換樹酯、催化氧化技術、無機礦物水處理劑和復合礦物水處理劑等。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是在傳統水處理技術基礎上開發的,利用陶粒或活性炭等作為濾料,對二級處理后的低濃度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可以基本達到COD60mg/l的目標。
硅藻土技術
硅藻土作為一種天然吸附劑,對于低濃度有機廢水有一定的處理效果,但是最大的問題在于污泥量大。
活性炭技術
活性炭是一種比表面積很大,具有很強分子吸附能力的物質,發達國家將這一技術用于深度處理。但目前水處理用的活性炭成本較高,約為1萬元/噸,1克活性炭吸附COD的能力約為8~11毫克,以此計算,每噸水降低10毫克COD約為8~10元,成本太高,只能用于特殊場合或最終把關時用。
生物炭濾池
生物炭濾池是利用活性炭或部分活性炭為濾料,作為深度處理的技術。
膜技術和大孔離子交換樹脂
膜技術和大孔離子交換樹脂是世界上成熟技術,但本質上是分離技術,而不是處理技術,僅是將廢水分離為淡水和濃水二部分,淡水完全可以達到回用要求,理論上回用率可以達到80%甚至更高。目前膜技術,大孔離子交換樹酯在廢水處理及回用推廣中的瓶頸是,材料和設備價格高,分離后的濃液處置達標有困難。
天然礦物處理
天然礦物有許多可作為吸附劑、離子交換劑、絮凝劑等,如沸石、硅藻土、膨潤土、錳砂、蒙脫土、電氣石、麥飯石等。對于低濃度廢水處理及回用有一定作用,其缺點是效率低,用量多。但是“無機礦物”具有使用后可以再生回用的特點,這種循環使用的方式值得提倡,技術上尚需研究開發。
催化氧化技術
催化氧化技
由于我國印染行業的廢水排放標準已經達到世界最嚴格的水平,從廢水處理技術上分析,進一步提高排放標準值的空間極小。因此,今后一段時間的研究方向是探索如何達到新的排放標準和提高回用率。印染工業園建設是便于加強管理的有效方法,印染廢水雖然分很多種,但總體上是相似的高濃度有機廢水,集中處理不僅便于管理,而且集中技術力量有利于處理。具體方法是:總量控制、逐年削減、集中管理、運程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