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
傳統的練漂過程,包括退漿、精練和漂白三道工序。傳統的三部法處理織物,設備流水線長,不僅占用空間,耗費時間,而且耗水、耗電、耗汽、耗費人力。QJJN梭織面料(10支~80支)的精練技術,是將現代生物技術與化工技術有機結合。生物酶和螯合分散劑組成高效綠色前處理劑,加雙氧水配制處理液,同時加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助劑,將前處理劑與促進劑按照60%∶40%比例混合,制成50g/L處理液,連續汽蒸采用織物浸軋處理工藝;同時降低水箱工作水位,提高水箱內水的交換速度,降低漿液殘存量;在平洗槽上安裝經改制的水洗噴頭,形成了低水位快交換的高效水洗方式,達到加強清洗與節水的目的。
織物在連續汽蒸長車上做浸軋熱堆處理并水洗、烘干或在溢流染色機、浸染機上做浸染處理,用于傳統印染工業的新型工藝,完全實現退漿、精練、漂白三步合一。這種新型的一步法前處理不僅能克服傳統三步法前處理的缺陷,而且廢液接近中性,實現低堿、低量排放;還能提高練漂后織物的白度和毛效,提高織物吸收染料的能力和染色均勻性。
技術特點:
QJJN梭織布(10支~80支)采用紡織物印染前處理一步法生產工藝具有原技術優點的同時,再在前處理過程中增加促進劑并改進現有設備中水洗箱的溢口,增添噴淋裝置,進行低水口快交流的水洗方式,降低水箱殘留漿料濃度,使織物水洗徹底,提高織物的退漿率,達到增加面料的撕破強度及勻染性能,改善后工段染色印花效果,提高了面料的柔軟度等服用性能。該工藝技術節水、節能、環保、縮短生產時間,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
節能減排效果:
QJJN梭織布(10支~80支)采用紡織物印染前處理一步法生產工藝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新工藝環保成本比傳統工藝降低50%以上、能耗降低30%以上、年節水5.4萬噸,降低比例約50%;年節電3.5萬度,降低比例約55%;年節蒸汽4000多噸,降低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