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興縱談經編的發展和技術
經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技術也得到提升,近期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就紡織及相關行業關注的經編技術發展的熱點話題,專訪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副會長林光興。林光興暢談了經編行業的發展,并用簡潔的語言清晰地勾勒了經編技術的進程,以下是訪談的部分內容。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您怎樣總體評價當今國內經編行業的技術進步?
林光興:經編行業的生產技術不斷取得新成果,一批優勢企業的實力,特別是研發實力在穩步增強。更重要的和更可喜的是,不少先進的實用技術持續得到傳遞和普及,行業的技術進步是明顯的整體推進,不是簡單的個別推進。這一趨勢已經十分明顯了。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您多次在各種會議和論壇上強調實踐的重要性,能否談談實踐對于經編技術提升過程的重要意義?
林光興:是的,理論是基礎,實踐出真知。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許多經編織理論的研究與產品的試制在一些單位展開,取得不少成果,不少進步可以稱為基石。例如軸向經編技術的研發推出的產品讓應用領域和使用者耳目一新。當五彩斑斕的大型燈箱裝飾、大跨度戶外蓬蓋設施展現,當輕質高強材料開始應用于建筑、交通、運輸、水利、航空、航天,還有農用、醫用等諸多領域,無論是經編的,還是緯編的,無論是軸向的,還是成型的,高端技術與產品都讓業內外嘖嘖稱奇,有的甚至嘆為觀止。不少產品成功于機臺,也有不少技術得以傳承。成熟的技術創造了許多產品經典。今天熟知的產品,其發展歷程可謂波瀾壯闊,這些得益于實踐的深入。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經編開發是否還必須拓展原料的應用?
林光興:原料的拓展十分重要,但還是要根據經編的機械特性和產品應用的需要進行。其實,在經編的起步階段就有棉等天然纖維在經編產品開發中的成功應用。棉制網眼背心就是生動的例子,我國生產的這一產品曾持續風靡國際市場。棉等天然纖維應用于花邊生產在一些企業也十分成功,這一終端產品天然纖維含量可以達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