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仔發展概況
自20世紀以來牛仔一直是服裝界的寵兒,它以其瀟灑粗獷,返璞歸真的風格吸引著消費者的目光,也備受服裝大師的推崇。在我國有一大批牛仔面料生產企業及服裝企業,品種和數量在國際上首屈一指,面料生產規模超過三十億米,成為我國民族工業和出口創匯的一個拳頭產品。
但是傳統的牛仔布由于受到靛藍色色染工藝的制約,都是梭織的藍經白緯交織,它硬挺,牢固,厚實,經處理后制成的服裝粗獷豪邁,但質地較硬,透氣性一般,彈性欠佳,品種單調。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健康”“時尚”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因此,許多牛仔布企業和服裝設計大師都開始希望開發輕薄,高彈,透氣的針織牛仔布,使牛仔布在服裝方面有更廣泛的應用,滿足牛仔服飾有街頭裝到時裝的要求,也更能符合現代面料的流行發展趨勢,針織牛仔不僅具有機織牛仔的風格,而且又有針織織物獨特的屬性,它紋路細膩清晰,手感柔軟舒適,高彈透氣。輕薄時尚,適用服裝門類廣,如童裝,運動休閑裝,T恤休閑裝,女式時裝等。
二、針織牛仔的發展
針織牛仔最早開發的是英國和巴西,由于靛藍筒子紗的制取難題沒有攻克,故一直沒有在市場上大量推廣。近年來,我國也有許多企業致力于針織牛仔的開發研究,但都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影響針織牛仔品質最關鍵的因素是靛藍筒子紗,沒有高質量的針織用靛藍紗就沒有合格的針織牛仔布。由于靛藍色形成的理化性能比較特別,屬氧化還原燃料在染色過程中必須在空氣中氧化還原多次才成色,并具有難成形,易磨損,隨時間差異色差大,色牢度低等缺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內外許多企業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和財力,嘗試過多種工藝方法,設計制造了許多專用機械設備,有的采用絞紗染色再倒筒的方法,這種方法投入較少取得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但僅只能搞試驗滿足打樣用紗,不能滿足連續生產的需要進而被淘汰;有的采用松式筒子染色的方法,靛藍是氧化還原染色不能進行,若借用活性染料仿靛藍則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