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紗經軸染色技術摸索的經驗歸納
1、軸染的生產流程
工藝分析→投料→打樣→松式整經→軸染→高壓榨水→(預烘)漿紗→穿棕→織造
2、經軸種類及適用品種對象
目前常用的經軸種類及適用品種對象(每個色)如下:
(1)¢220mm:適用頭份600根~700根,布長500-2000m,重量≥20kg;
(2)¢226mm:適用頭份600根~700根,布長500-4000m,重量≥20kg;
(3)¢250mm:適用頭份600根~700根,布長500-10000m,重量≥20kg。
針對不同的經軸,松式整經應配備相應的夾頭。染機需配備相應的經軸架。
3、松式整經的生產要求
以我司¢226mm的軸為例:
(1)頭份控制在600根~700根;
(2)重量控制在20?以上,最大值根據軸盤片直徑不同而不同。
(3)密度范圍460g/dm3~480g/dm3,要求左、中、右密度偏差小,控制在±2%以內。
(4)軸兩端的邊紗張力宜調大一點,紗的成形保持適當交錯,以防爆軸。
(5)軸外紗的結頭要理清,打活結,軸的標識要清,運輸中嚴禁碰撞,沾污。
4、染色生產的要求
小樣的浴比要與大樣一致,盡量控制在1:10左右,最多不超過1:15,大樣生產可采取全沒或半沒。軸的裝載要正反搭配,上、下密封要好。染色采取全外流,開機啟動泵速由小到大,逐步潤濕,保證軸的上端有均勻的水珠冒出,主缸的壓差控制在1Psi左右,最多不超過1.2Psi,防止爆軸出現。軸染前處理完的檢測指標:白度>75;毛效>10cm/30min;pH值呈中性;殘余氧=0;含雜≤0.01%。成形要良好。染色完榨水四次,每次60S,控制含水率在100%左右;染色出軸控制指標:與來樣色差≥4.5級;缸差、缸內差≥4.5級;色牢度達標,色紗強力達標。出軸分缸標識清楚,外包塑料紙,嚴防污染及風干印產生;軸上漿紗的間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