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氧化氫的其它漂白方法:除了汽蒸漂白法廣為應用外,過氧化氫漂白方法尚有下列幾種:
(A)氯-氧雙漂法:先氯漂后氧漂,氧漂兼有脫氯與漂白作用,本法可以降低漂液中過氧化氫濃度,其工藝流程為:軋次氯酸鈉漂白液→堆置→水洗→軋過氧化氫漂液→汽蒸→水洗。
次氯酸鈉漂液含有效氯1~2g/L,過氧化氫漂液含過氧化氫1~3g/L,工藝條件與各自漂白時相同。
(B)冷軋堆法:為適應多品種、小批量、多變化要求,尤其是小型印染廠,在缺乏氧漂設備時可使用冷漂法。此法漂液中過氧化氫濃度較高,并加進過硫酸鹽,織物軋漂液后,立即打卷用塑料膜包覆,以防蒸發干燥,然后在室溫時堆置。此法雖然時間長,生產效率低,但比較靈活。漂液含過氧化氫(100%)10~12g/L、水玻璃25~3Og/L、過硫酸鹽7~1Og/L,用燒堿調節漂液pH值至10.5~10.8,于室溫浸軋,堆放6~16h,充分水洗。濃的過氧化氫溶液對皮膚有嚴重灼傷作用,使用時應注意勞動保護。
(3)亞氯酸鈉漂白:氯酸鈉用于棉織物漂白時的最大優點是在上損傷纖維的條件下,能破壞色素及雜質。亞氯酸鈉又是化纖的良好漂白劑,漂白織物的白度穩定性比氯漂及氧漂的織物好,但是亞氯酸鈉價格較貴,對金屬腐蝕性強,需用鈦金屬或鈦合金等材料,而且亞漂過程中產生有毒ClO2氣體,設備需有良好的密封,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多用于滌棉混紡織物的漂白。
亞漂與氯漂、氧漂上同之處是在酸性條件下漂白,在酸性條件下的反應較為夊雜,此時產生的亞氯酸較易分解,生成一些有漂白作用的產物,據認為其中二氧化氯的存在是漂白的必要條件。二氧化氯是黃綠色氣體,化學性質活潑,兼有漂白及溶解木質素和果膠質的作用,且去除棉籽殼能力較強,因此亞漂對前處理要求上高,甚至織物上經過退漿即可漂白,工藝路線較短,對合纖織物特別合適。但上經過退漿煮練直接亞漂的織物,一般吸水性較差,在漂液中加入適量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提高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