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二醛類及環氧類整理劑對真絲織物整理效果不理想。從而采用低聚合度的聚馬來酸DP-60作為多羧酸真絲織物防皺整理劑。并以正交設計研究了該種處理的工藝條件。
采用L9(34)正交設計,對DP-60濃度,催化劑(次亞磷酸鈉)濃度,焙烘溫度,焙烘時間四個因子,設置三水平。檢測干彈性回復角DWRA和白度值,并用極差方法進行分析。認為對織物DWRA影響大小的順序為焙烘溫度>DP-60濃度>焙烘時間>催化劑濃度。對白度影響的順序為DP-60濃度>焙烘溫度>焙烘時間>催化劑濃度。由于表頭已經排滿,本研究未能考慮因子之間的交互作用。
據正交試驗的結果,本文優選整理的工藝條件為:DP-60的濃度為12%(owf),催化劑濃度為40g/l,焙烘溫度為170℃,焙烘時間為4分鐘。工藝流程為二浸二軋(軋液率70~80%),→預烘(80℃×5分鐘)→焙烘(170℃×4分鐘),其效果見表一
表一,整理與未整理的真絲電力紡性能比較
干回能 (經+緯)度 | 濕回能 (經+緯)度 | 白度% | 強力(N) | ||
經向 | 緯向 | ||||
未整理樣 | 220.0 | 110.6 | 70.3 | 589 | 518 |
整理樣 | 270.6 | 210.0 | 70.0 | 583 | 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