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Richcel(麗賽)是由丹東東洋特種纖維有限公司采用日本東洋紡專有技術及原料生產的波里諾西克(Polynosic)纖維。Richcel纖維因其濕模量較其它纖維素纖維高,故具有較高的尺寸穩定性,其抗皺性比棉、普通粘膠纖維等織物高,但是,它與滌綸等織物相比,其抗皺回復性仍不理想.因此,需要通過樹脂整理提高其抗皺回復性,達到抗皺免燙效果,同時達到防止進一步原纖化的目的[1]。
本文用檸檬酸(CA)作為交聯劑,用次磷酸鈉(SHP)作催化劑,對Richcel織物進行無甲醛防皺整理,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
2.試驗部分
2.1試驗材料
2.1.1織物及其基本性能
經退漿、煮練、漂白的本色純Richcel平紋機織物,其基本性能:折痕回復角181°;經向斷裂強力是481N,緯向則為300N;白度值65.02(甘茨)。
2.1.2試劑和藥品
檸檬酸(CA),次磷酸鈉(SHP),三乙醇胺(TEA),氫氧化鈉,硫酸,這些藥品均為分析純;
柔軟劑LD6520,石家莊環城生物化工廠
2.1.3儀器和設備
實驗用小軋車(日產NM一450型);焙烘機(日產DK-5E型);WSD-Ⅲ型白度儀(北京康光公司產);YG06型電子織物強力儀(萊州)
2.2工藝試驗
整理液處方(g/L)
檸檬酸70~120
次磷酸鈉與檸檬酸的質量比6:7
柔軟劑LD652010
三乙醇胺15~30
整理工藝條件二浸二軋(軋余率80%左右)→預烘(90℃,2min)→焙烘(150~190℃,90~200s)
2.3性能測試
折皺回復角:按GB3819-97方法測定;
白度:按GB8425-87方法測定;
斷裂強度:按GB3923—83方法測定。
3.結果與討論
3.1檸檬酸濃度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由圖1可
知,隨著檸檬酸量的增加,檸檬酸與Richcel纖維的交聯程度提高,織物的折痕回復角隨之提高,織物的強力和白度則隨檸檬酸用量增加而下降。當檸檬酸用量達
3.2焙烘溫度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圖2為不同焙烘溫度條件下織物的各項指標變化。由圖可知,焙烘溫度在170℃時,雖然織物的白度值和強力保留率很高,但折痕回復角僅提高26°,沒有達到織物的抗皺要求,說明檸檬酸與纖維素的交聯程度較低。隨著溫度的提高,檸檬酸與織物交聯程度增大,同時檸檬酸受熱脫水的程度也增加,織物白度下降;受溫度和酸性的影響,強力也下降。綜合考慮,焙烘溫度以180℃較為適宜。
2.3焙烘時間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圖3表明,焙烘時間對織物白度有較大影響,卻對WRA和強力的影響不大。考慮到織物的白度,時間定為90s較好。
3.4pH值對織物性能的影響
注:整理液配方CA100g/L,SHP85.71g/L,TEA20g/L,LD652010g/L。
用氫氧化鈉和硫酸分別調節整理液pH值,試驗結果見圖4。試驗結果表明,浴液pH值對織物的交聯反應影響很顯著。在pH1.5~5.5的范圍內,織物的折痕回復角有較大的變化。在pH﹤1.69時,隨pH值的升高,折痕回復角是增大的,而在pH﹥1.69后,織物的折痕回復角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由多元酸的交聯機理可知,檸檬酸脫水形成酸酐和酸酐與纖維素上的羥基酯化交聯兩個階段各有不同的pH值適合范圍。溶液的pH值低,有利于檸檬酸脫水形成酸酐,但酸酐進一步酯化則不同,在pH=1.5~5.5的范圍內,它是先隨
3.5最佳工藝的確定
在各單項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檸檬酸濃度、焙烘溫度、焙烘時間和TEA用量四因素進行正交試驗。每個因素選取三水平,各因素和水平如表1所示。
表1L9(34)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水平 | ACA濃度g/L | BTEAg/L | C溫度℃ | D時間s |
1 | 85 | 20 | 190 | 90 |
2 | 100 | 30 | 180 | 120 |
3 | 120 | 15 | 170 | 150 |
表2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
序號 | A | B | C | D | WRA° | 白度 | 強力N |
1 | 85 | 20 | 190 | 90 | 251 | 54.4 | 179.3 |
2 | 85 | 30 | 180 | 120 | 245 | 54.4 | 203.1 |
3 | 85 | 15 | 170 | 150 | 214 | 63.1 | 206.6 |
4 | 100 | 20 | 180 | 150 | 259 | 57.5 | 172.7 |
5 | 100 | 30 | 170 | 90 | 243.8 | 57.1 | 214.7 |
6 | 100 | 15 | 190 | 120 | 261 | 53.7 | 159.6 |
7 | 120 | 20 | 170 | 120 | 259 | 58.3 | 184.8 |
8 | 120 | 30 | 190 | 150 | 270 | 50.9 | 148.3 |
9 | 120 | 15 | 180 | 90 | 258.5 | 57.1 | 170.2 |
表2(續)
WRA° | 白度 | 強力N | |||||||||||||
k1 | 710 | 768 | 782 | 753 | 172 | 170 | 159 | 169 | 589 | 522 | 487 | 564 | |||
k2 | 763 | 759 | 762 | 765 | 163 | 162 | 169 | 166 | 547 | 566 | 546 | 548 | |||
k3 | 788 | 734 | 717 | 743 | 167 | 174 | 179 | 172 | 503 | 536 | 606 | 528 | |||
R1 | 237 | 256 | 261 | 251 | 57.3 | 56.7 | 53 | 56.3 | 196 | 174 | 162 | 189 | |||
R2 | 254 | 253 | 254 | 255 | 56 | 54 | 56.4 | 55.3 | 182 | 189 | 182 | 183 | |||
R3 | 263 | 245 | 239 | 248 | 55.5 | 58 | 59.7 | 57.3 | 168 | 179 | 202 | 176 | |||
r | 26 | 11 | 22 | 7 | 1.8 | 4 | 6.7 | 2 | 26 | 15 | 40 | 13 | |||
影響 | A>C>B>D | C>B>D>A | C>A>B>D |
根據正交試驗的結果分析,得出最佳防皺工藝為CA120g/L,TEA20g/L,焙烘溫度180℃,焙烘時間90s。采用這個最佳工藝條件,測得織物整理后折痕回復角273°,白度57.18,緯向斷裂強力達到205.9N,各項指標都達到了較好的水平。
4.結論
4.1Richcel和普通粘膠纖維不同,經抗皺整理后織物的斷裂強力下降。軋液酸性的強弱對斷裂強力有較大影響,酸值越低,強力下降越嚴重。通過控制整理液的pH值可以保持較好的強力保留率。
4.2檸檬酸的整理工藝為:CA120g/L,SHP103g/L,TEA20g/L,柔軟劑LD652010g/L,浴液PH值2.7左右,預烘90℃/120s,焙烘溫度180℃,時間90s。檸檬酸的用量應高于一般棉織物整理的用量。
4.3整理后,織物折痕回復角可達272.6°,比原布提高了91°;斷裂強力保留率達80%;白度下降不大。均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參考文獻
[1]王宏,鄭汝東等.Tencel纖維織物的后整理工藝研究.中原工學院院報,2003(3):13-15.
[2]陳克寧,董瑛.織物抗皺整理.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9.119~120
[3]薛萬博,鐘振聲等.無甲醛防皺整理劑的制備及其應用.印染,2005(3):10-13.
[4]KangI,YangCQ,WeiW.MechanicalstrengthofdurablepressfinishedcottonfabricsPartI:Effectofaciddegradationandcrosslinkingofcellulosebypolycarboxylicacids[J
[5]XuW,YiL.Cottonfabricstrengthlossfromtreatmentwithpolycarboxylicacidsfordurablepressperformance[J].TextileResearchJournal,2000,70(11):957-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