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剪毛
剪毛的工作原理是螺旋刀旋轉,使螺旋刀刃和直刃刀口相對運動形成剪切,由于支布架頂端半徑很小,織物經過頂端時,毛圈垂直于圓弧切線方向而直立,在一定剪距下,隨著螺旋刀的旋轉,螺旋刀刀刃和直刀刀刃銜入并剪切毛圈,從而完成剪切工作。
使用臺灣鍵輪機械廠有限公司CL—SM—2200型剪毛機,該設備工作幅寬2.1m,螺旋刀片數(shù)為20片,轉數(shù)為1500r/min。影響剪毛效果的因素有:
4.4.1織物上機方向
如圖1所示,順毛上機。毛圈經支布架頂點時較易被銜入、剪斷,且剪后的絨毛較高,耗毛量較底,逆毛上機毛圈的傾斜方向與螺旋刀旋向一致,刀口處毛圈不易被銜入,剪毛效果差。因此,我們采用順毛上機。
4.4.2張力大小
剪毛時,給織物施加一點張力,毛圈在支布架頂端能夠較好的豎立,有利于剪毛,但張力過小,刀口容易積布;張力過大,影響毛圈高度且織物卷邊,造成剪后破邊。因此織物上機時的超喂量應控制在適當?shù)呢撝捣秶鷥取?/span>
4.4.3布速
在螺旋刀的轉速、刀片片數(shù)一定的前提條件下,剪毛效果主要通過布速控制,單位長度剪毛刃數(shù)越多,絨面越精細。經反復實驗,剪毛密度最少為2刃/mm~3刃/mm,其關系式如下:
V=N*Q/D
式中:D—剪毛密度
N—螺旋刀速度
Q—螺旋刀片數(shù)
V—布數(shù)
4.4.4剪毛機的調節(jié)
支布架與刀口間隔大小直接影響到剪毛效果,剪毛隔距的調節(jié)應以毛圈高度為依據(jù),以剛好將毛圈頂部圓弧全部剪掉為宜。剪毛量一般控制在12%范圍內。織物毛圈高度1.1cm,剪后毛高0.7~0.8cm。
4.5預定型
預定型的目的是使織物尺寸穩(wěn)定,消除卷邊,絨面光滑、平整,防止染色時出現(xiàn)死折印,影響織物絨面。定型時,應特別注意順毛上機,避免逆毛上機擦傷絨面。設備選用臺灣力根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樹脂定型機。該設備總長46m,工作寬度800mm(最大工作寬度),機械速度10~100m/min。使用溫度220℃,功率320KW。
定形工藝:
織物上機方向順毛方向
溫度185℃
車速30m/min
機架1.75m
下機幅寬1.70m
超喂122/100
轉速1800r/min
壓力3T
落布方式平整
4.6染色
4.6.1染色
設備選用香港立信MKS—140型高溫高壓溢流式染色機。
工藝流程:
裝鍋——水洗——染色——還原清洗——水洗——染色——固色——水洗——皂洗——水洗——脫水——烘干
染色處方:
染滌工藝:染棉工藝:
分散黃ACE:0.0021%翠藍HF—G:0.008%
分散蘭ACE:0.02%嫩黃HF—4GL:0.001%
分散紅ACE:0.0015%蘭BRF150%:0.01%
HAC:0.8%元明粉:0.8%
NaAC0.4%純堿:5%
滌勻染劑:1%皂洗劑:1%
浴比:1:15鰲合劑:1%
溫度:130℃皂洗: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