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織物還是紗線,使用還原染料染色都有隱色體染色和懸浮體染色兩種方式。不論何種方式,染色過程都要歷經染料被還原成隱色體一隱色體上染纖維一隱色體被氧化成染料一皂洗發色并洗去浮色四步。
由于隱色體初染率高,移染性差,染物勻染性和透染性差(色花及白芯),且預還原操作復雜。因而機織物的還原染料染色基本上采用懸浮體軋染方式。紗線染色中,傳統的絞紗染色,還有一些企業采用隱色體染色。但筒子染色采用隱色體染色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可能
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這種染色力‘式初染率太高,移染性差造成內一中一外色差。另外,較高的堿濃度使纖維溶脹,改變了筒子繞密度及密度分布,各處阻力不均,流量下降。因而國外采用懸浮體染色,但國內很少采用此工藝。
(1)預懸浮體工藝大致經如下幾步:
①染液配制:在15—20℃水中加入潤濕劑、染料,循環均勻。
②懸浮體冷染:人紗、循環染色lOmin。
③加堿循環:加入燒堿,循環lOmin。
④加保險粉循環:lOmin。
⑤升溫還原上染:1℃/min到規定溫度。
⑥保溫續染:在規定溫度保溫循環30—40min。
⑦降溫吸收:如保溫溫度超過50℃,在保溫結束后慢慢降溫到40—50℃,以增加染料上染率。
⑧水洗氧化:按不同染料采用不同氧化劑。
⑨皂洗:肥皂或合成洗滌劑,有時加入Na2C03。
⑩柔軟。
在染色開始時,室溫條件下,染浴中的染料處于未還原狀態,與纖維之間無直接性,低溫循環使染料和化學品在纖維上均勻分配。隨著溫度升高,染料逐漸被還原成具有直接性的隱色體鈉鹽,由于其已均勻地分布在纖維上,因而就地均勻上染。
最高染色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長,自勻染程度越充分。問題是不少還原染料的隱色體在強堿高溫下與還原劑長時間接觸會逐漸分解,結果色澤不深,重現性差,因而要對染料做好實驗室工作。
(2)半懸浮體工藝:
①染液配制:在15—20℃室溫下,將染料及有關化學品配制好,循環均勻。
②人紗染色。
③升溫染色。
以后同
半懸浮體染色工藝的優點是,所有染料和化學品一次加入,染色中只要控制升溫,這對一般染色機都能很好地完成。不過,由于升溫速率較慢,染色時間可能會長一些。
采用半懸浮體工藝有較好的勻染性和滲透性,這對于一些緊密加捻的強捻紗是十分重要的。
曾發現用本工藝摩擦牢度稍差,所以主要用于中淺色(O.W.f.小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