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染整加工過程中,應用等離子體技術在織物表面進行處理,可以改善纖維的染色性和顯色性,這一點對于超細纖維和羊絨的染色尤為重要。利用等離子體技術,還可以對纖維進行減量或增量處理,使功能纖維的表面活化或涂層。對于要求良好的勻染和高得色量的染色物,用電暈前處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無須預洗滌、煮練、漂白、汽蒸、中間干燥和后洗滌工序,尤其在較低溫度和減少鹽用量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與傳統工藝同等的染色效果。
(1)紡織材料在氧等離子體作用下,表面發生氧化、分解、接枝等化學反應,從而提高纖維附著性、吸水性、染色性、可紡性、抗靜電性和摩擦牢度等性能。低溫氧等離子體對棉纖維表面的作用主要為刻蝕作用,等離子體活性粒子將能量傳遞給棉纖維表面初生胞壁中的分子,使棉纖維表面的伴生物果膠,蠟脂在高性能粒子轟擊下脫離表面,同時也在棉纖維表面留下了許多深淺不同的凹坑,即造成刻蝕。隨著通過電暈設備道數的增加,織物離子化現象明顯,pH值顯著降低,說明產生了羧酸基團。
(2)苧麻纖維等離子體改性。麻纖維染深色性和色澤鮮艷度差,利用低溫氧等離子體處理的苧麻織物毛細效應、上染率和染深色性能都會發生變化。表面潤濕性能有所改善,因為纖維表面形成較多的親水基團,產生微凹紋和裂紋,增大了表面積和對水的吸附能力,也有利于染料的吸附上染。
(3)羊毛纖維等離子體處理后,用強酸性染料染色,染料的上染速率明顯提高,但平衡上染百分率基本沒有改變。由于等離子體的刻蝕作用,使羊毛表面更加粗糙,羊毛纖維的表面親水性增加,所以染料的吸附速率明顯提高。但由于中性染料分子比較大,染料向纖維內部的擴散能力比較弱,染色速率沒有明顯提高。
(4)等離子體對滌綸的作用有以下幾方面。
①等離子體處理后的滌綸獲得持久的耐水性、抗靜電性。
②經等離子體處理后纖維分子鏈斷裂形成一些極性基團,一些等離子體的原子或基團也可能被接上纖維表面,使織物增重,改變潤濕性和染色性能。
③超細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