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卷時不能讓織物卷入壓輥。
(2)折碼后必須拉平,防止由于折皺造成壓剎印及折角印。
(3)碼尺針要扎在織物的織造邊子上。
(4)緞面織物圈碼時應緞面向內,防止擦傷。
(5)釘線處離綢邊8~10mm,離邊太多,綢邊易折角,造成皺印墑邊太少,使轉折處的練液交換不暢,影響精練。
(6)扣襻時,分嶺要均勻,襻線長短要一致,襻與襻之間的距離應相等,防止造成雕襻疵點,線襻要扣緊,并注意是否有漏釘。
(7)交織緞類織物(如軟緞被面、素軟緞)在匹頭處必須縫頭,防止卷邊,電力紡、斜紋綢等圈碼織物外層匹端下面要釘線。
(8)圈碼電力紡、斜紋綢標記印打在里層匹端,緞類織物的標記打印在外層匹端。
(9)色織物配桶必須品種相同,色澤相似,以便練漂處理。
(10)織物人槽后在每一槽中都必須按要求進行操作,也就是經常吊起織物然后再人浴。織物人浴必須輕、慢、穩,不使織物飄浮于水面。一般預處理操作1—3次,初練操作4次,復練操作2~3次,水洗各操作2次即可。同時,織物從一個槽過到另一槽時,吊起織物后稍做停頓,以便瀝干前一槽中的練液,防止前一槽的練液帶人后一槽,以保證每桶練液的相對穩定,同時使水洗更為方便。
對于喬其紗、東風紗等輕薄織物,因織物人槽前先煮沸練浴,然后關汽放人織物,待織物完全浸透操作到位后,再開蒸汽,因此應保持練液微微沸騰,又要防止沸騰過劇而將織物沖起或沖傷。
(11)用酶處理時,每次加酶前必須先活化酶,然后再加入到練槽內,保持使用溫度,吊人酶處理槽的織物應盡量瀝干,使酶的濃度相對穩定,進入練槽后需立即操作,使織物內外層均勻接觸到酶液,以保證脫膠率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