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織物易受蛀蟲蛀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羊毛防蛀整理具有重要意義。侵蝕羊毛的蛀蟲可分為兩類,即鱗翅目蛾蝶類的衣蛾和鞘翅目甲蟲類的皮蠹蟲等,它們在溫暖氣候下活動和繁殖。常用的羊毛防蛀劑有熏蒸劑、觸殺劑和食殺劑三類。對氯二苯、萘和樟腦等為常用的熏蒸劑,利用其揮發(fā)性殺死蛀蟲,常用于密閉容器中保存或貯藏羊毛制品。但它們逐漸揮發(fā)完后,即失去防蛀作用。氯苯乙烷(DDT)是一種有效的觸殺劑,溶于汽油或用乳化劑乳化后噴灑到織物上,殺蟲力強,但不耐洗,且會引起公害。目前生產上常用的防蛀劑有滅丁(Mitin)、尤蘭(Eulan)和除蟲菊酯等類物質。尤蘭U33能與堿作用生成可溶性鹽,對溫度和pH值適應范圍廣,可在染浴或整理浴中混合使用,用量約為1.5%,較耐洗,對衣蛾類和甲蟲類蛀蟲均有效。滅丁FF可看作是一種無色的酸性染料,無臭無味,易溶于水,在酸性液中對羊毛有較大的親和力,可與酸性染料同浴染色,也可單獨處理羊毛。和染料同浴使用時,在30~40℃加入元明粉、染料和1%~3%的滅丁FF,處理5~10min,使防蛀劑均勻吸收,然后加入酸,按料的染色方法染色。滅丁FF對人體無害,防蛀效果好,耐曬,耐水洗和干洗牢度好。除蟲菊酯類防蛀劑對人體無害,幼蟲食后不消化而死亡。除蟲菊酯可以合成,因此這類防蛀劑發(fā)展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