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劑的作用是將堿性的亞氯酸鈉溶液調節成弱酸性,或在漂白過程中將亞氯酸鈉變成弱酸性,使它發揮漂白作用。
亞氯酸鈉反應時用的活化劑有三類:
(1)酸型。如醋酸、乳酸和蟻酸等。醋酸的加入量不宜過多,否則生成二氧化氯,污染環境。
(2)酯型。如乳酸乙酯、酒石酸二乙酯、酒石酸二丁酯、醋酸乙酯、乙二酸甘油酯和三醋酸甘油酯等。在亞氯酸鈉練漂時,利用酯水解后
放出酸來降低pH值而活化。在未汽蒸前,用酯活化劑可以使工作液接近中性,這時產生二氧化氯很少。
(3)銨(胺)型。水合肼及各種肼鹽(如硫酸肼、甲酸肼等)、磷酸銨、醋酸銨、硫酸銨、過硫酸銨、六次甲基四胺(烏洛托品)、三乙醇胺的鹽酸鹽等。主要是借反應中產生酸而使亞氯酸鈉活化。這類活化劑的特點是反應液比較穩定。但在反應中生成氨也會造成污染,但有利
于設備防護。
硫酸肼又名硫酸聯胺,溶解度很小,用量為1曠L。在反應加熱時,分解生成硫酸使亞氯酸鈉活化。操作時,必須用稀釋后的硫酸肼溶液加入亞氯酸鈉工作液。濃的硫酸肼溶液和濃的亞氯酸鈉溶液反應劇烈;干的硫酸肼和干的亞氯酸鈉相遇會爆炸。
硫酸銨是廉價的活化劑,作用性能類似硫酸肼,但用量高達3-5g/L。
在實際生產中,用酸性活化劑能立刻產生二氧化氯,因此并不妥當。應選用潛在酸性活化劑,如酯型和銨c胺,型較好。后兩類活化劑
在室溫條件下基本不活化亞氯酸鈉,也無二氧化氯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