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纖維在針織過程中產生滑紗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向,這是與竹纖維的特性所決定,因為它紗線硬度較大,不容易彎折,有兩種方法可以減少滑紗,1、將竹纖維紗線進行給濕處理,以消除其內應力,給濕工藝在這里我不便詳細說明;2、可適當在紗線上噴灑一點柔軟劑!
一、引言
隨著紡織行業的激烈競爭,北方絲織行業已逐步被南方江浙一帶所替代.
二、竹纖維性能
竹纖維又稱邦博纖維,是又一種新型的植物纖維素纖維,它是以瓷竹、毛竹等竹子為原料,經過蒸煮水解,多斷漂白精致成漿泊,而后以氧化物作溶解劑來溶解竹漿泊在紡絲而成。該纖維手感柔滑、光澤好、染色性好、吸濕性好,更具有抗菌的獨特功能,據日本一家權威機構檢測,用同樣的細菌放在不同的布料上,24小時后,竹纖維布上的細菌死亡率達70%左右。
竹纖維與其它天然纖維一樣,大分子聚合度和結晶度較低,橫截面呈橢圓形,內部有許多管狀腔隙,是一中中空纖維,毛細管效應很好,可在瞬間吸收和蒸發水分,因此被稱為“呼吸纖維”。
由于該纖維吸濕快,水分子進入纖維無定形區后,消弱了大分子間的鍵和力,在外力作用下纖維易拉伸,纖維間易產生相對滑移,表現為吸濕后強力明顯降低,伸長顯著增加,類似于粘膠。織物最大的特點是涼爽、柔滑、光澤好、染色性、吸濕性好,是繼天然纖維后的又一種環保纖維。
三、紗線分析(因我廠沒有檢測儀器平肉眼觀察其結果如下)
原紗為純竹30s,調干均勻,有光澤毛羽緊湊,捻度較高,強力較好且紗線表面長絨較多。
四、工藝路線
通過以上情況分析,我們認為工藝上應以張力控制為主,以保神為第一目標。為此整經以“中速度、小張力、低伸長、保彈性”為原則控制。
1.整經工序要求做到張力、排列、卷繞三均勻是關鍵。張力配置采用矩形分段法,邊紗適當加重。由于竹纖維強力偏小,毛羽再生,因此整經工序采取以下措施及要求。
a.張力控制
張力采用偏小配置以減少紗線受力的強力損失,采用前、中、后分段法配置張力,且邊部張力比前區增加
a.漿紗上漿漿料選擇
針對竹纖維的特點我們選用的是湖北荊州青楊化工生產的jcs-7#合成接枝膠料,此漿料的特點是以酯化淀粉和醚化淀粉為載體接枝丙烯酸單體接枝率達10%以上,同時在漿料中加入科學配置紗線需要的助劑和油劑,避免了調漿過程的復雜。漿液特點:調漿時間短、成漿色澤透明、粘著力高、粘度低。
b.漿紗工藝配方
項目參數項目參數
合成膠料jcs-7#75kg壓漿力8KN/40m
成漿體積900m3蝸牛壓漿力6
粘度12-14mpa.s錫林溫度100
PH值7卷取張力800-1000N
漿槽溫度80℃退繞張力1000N
浸漿方式單漿槽單浸單壓
喂入張力300N
濕區張力0
干區張力1000N
c.織造情況
項目參數備注
織機型號中紡機GA747
布機車速18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