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盡管纖維制造商對纖維形態結構作了不斷的改進,但很難達到透氣透濕,吸水速干之性能,而且抗污漬沾污性、抗靜電性差,在穿著時極易吸附灰塵、加之摩擦產生的靜電使衣物緊貼皮膚,給人以不爽之感。隨著染整后整理水平的提高,親水SR整理劑的問世,使上述問題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法,該整理劑可以將人體排出的汗液吸收至衣物表面,并快速蒸發,體人體保持干爽、舒適的感覺,同時還具有易去污、防沾污、抗靜電等特性,可保持衣物長久的光潔如新。
滌綸纖維與天然纖維相比,強度高、布面質感好、色澤艷麗、價格適宜、易處理加工,但由于該纖維屬于疏水性纖維,盡管纖維制造商對纖維形態結構作了不斷的改進,但很難達到透氣透濕,吸水速干之性能,而且抗污漬沾污性、抗靜電性差,在穿著時極易吸附灰塵、加之摩擦產生的靜電使衣物緊貼皮膚,給人以不爽之感。隨著染整后整理水平的提高,親水SR整理劑的問世,使上述問題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法,該整理劑可以將人體排出的汗液吸收至衣物表面,并快速蒸發,體人體保持干爽、舒適的感覺,同時還具有易去污、防沾污、抗靜電等特性,可保持衣物長久的光潔如新。
2親水SR加工的機理
親水SR加工整理劑,主要成分為特殊聚酯類高分子樹脂,由疏水性聚酯成份和親水性聚氧化烷撐酰胺而構成,可象染料一樣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被滌綸纖維所吸收,其聚酯結構,對滌綸纖維有較強的親和力,因而具有耐久的親水性。其結構形態和親水狀態如圖一所示:
所以親水SR加工,首先就是賦于予疏水性滌綸纖維表面具有耐久的親水性,親水效果及耐久性優劣可通過坯布的吸水高度和水滴在織物表面消失時間的快慢,及多次洗滌后效果是否依舊來判斷。SR性表現為去污性、防沾性、耐久性,從圖二試驗過程可以看到,(A)把污漬或重油人工沾污到已經過SR整理的織物上,(B)將該織物泡入水中,(C)SR整理劑的親水成份可促使水分子進入油污和纖維之間,使大塊油污面產生縮聚成為大小不一的油珠,(D)繼而呈卷離狀態脫離織物,如果此時在水中加入洗滌劑并施于機械洗滌條件,污漬脫離織物的速度更快和效果更佳。因經SR整理的滌綸的親水性極佳,所以脫離織物或浴中懸浮的污物也不易對織物產生二次沾污。將污漬洗滌去除程度用SRM(級)表示,防沾程度用SRD(級)表示。
3.產品選擇
從上述機理分析可以看出,優異的親水效果亦是SR性能的必備條件,因此衡量一個產品性能的優劣,關鍵是看該品種是否可以在纖維上保持長久的親水性。根據日本某商社對五種親水SR整理劑的對照檢測結果,從中不難看出各產品性能之間的差異。
將5個產品在相同用量的工藝條件下采用吸盡法工藝加工到織物上,然后按日本JIS L-0217 103法,進行HL=0、HL=10、HL=30、HL=50次對照洗滌。(HL為洗滌次數)
方法如下:標準洗滌劑2g/L,40℃洗滌×5min→水洗2min×2次為一次洗滌
吸水性判定:日本JISL-1096、A-水滴消失法、B-吸水高度法(吸水時間10min)
SR性判定:TK-SRM法(B重油法)評價分數(JIS標準不作半級評價)
試驗結果
A-水滴消失法(秒)表一
項目 編號 | 2%owf | 4%owf | ||||||
HL=0 | HL=10 | HL=30 | HL=50 | HL=0 | HL=10 | HL=30 | HL=50 | |
未整理布B | 180< | 180< | 180< | 180< | 180< | 180< | 180< | 180< |
已整理布1~5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B-吸水高度法(mm)表二
項目 編號 | 2%owf | 4%owf | |||||||
HL=0 | HL=10 | HL=30 | HL=50 | HL=0 | HL=10 | HL=30 | HL=50 | ||
B | 41 | 14 | 10 | 18 | |||||
1 | 163 | 120 | 134 | 80 | 184 | 147 | 138 | 124 | |
2 | 154 | 110 | 113 | 103 | 170 | 140 | 136 | 92 | |
3 | 170 | 133 | 138 | 113 | 191 | 147 | 150 | 129 | |
4 | 193 | 210 | 209 | 179 | 205 | 232 | 223 | 202 | |
5 | 161 | 140 | 147 | 115 | 179 | 150 | 140 | 120 |
SRM(級)表三
編號 | 2%owf | 4%owf | ||
HL=0 | HL=10 | HL=0 | HL=10 | |
B | 1 | 1 | ||
1 | 2 | 2 | 3 | 3 |
2 | 1 | 1 | 2 | 2 |
3 | 2 | 2 | 3 | 3 |
4 | 3 | 3 | 4 | 4 |
5 | 2 | 1 | 2 | 2 |
4.生產應用
4.1精煉
4.1.1工藝處方
堿劑X%去油劑TF-101 2g/L精練劑TF-120 1g/L螯合劑S 1g/L
溫度、時間98℃×30min浴比1:12
4.1.2工藝曲線
4.2親水SR整理
4.2.1吸盡法處方
(一)染色
分散染料X%勻染劑1g/L醋酸調pH 4~6 SR整理劑2~4%浴比1:12
(二)后處理
保險粉1~2g/L純堿1~2g/L非離子表面活性劑1~2g/L浴比1:12
4.2.2工藝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