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漂助劑和氧漂工藝
徐順成
趙四偉
王正蘭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針織染整學組(266071)
青島龍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266000)
山東東麗針織集團(266000)
摘要簡析傳統氧漂工藝中燒堿產生的副作用和對產品質里的彭響,介紹簡化的復合型多功能氧漂助劑及其丁藝
敘詞:氛化漂白助劑工藝過程
針織物采用燒堿、雙氧水漂自是種很普遍的漂白工藝但采用這種工藝pH值高、助劑多、高溫、反應
時間長,造成坯布失重率高、纖維受損、強力降低、手感粗硬、耗水量大。特別在漂白混紡交織產品時,堿處理不勻還會造成卜工序的染花同時會損傷另一種纖維。為此,國內外都在研究新的氧漂助劑和氧漂工藝。歐洲目前推出一種簡化的氧漂助劑和氧漂工藝,本義對傳統的和簡化的兩種氧漂助劑和工藝作簡要分析
1傳統的燒堿、雙氧水漂白工藝傳統的燒堿、雙氧水漂白工藝一般在溢流染色機上進行,浴比1:10,燒堿5一6g/l,,H,O,(30%)6^7m1_/1,滲透劑1nil./],雙氧水穩定劑1mL/I.,pH值10.5-11,溫度98^-100C,時間60^-90chin,漂白后需要熱水洗、酸洗、冷水洗
1.1氧漂中坯布上的燒堿漂后不易洗凈在化學反應方面,燒堿與纖維生成堿纖維素,堿纖維素由分子化合物和纖維素醇的化合物組成生
成分子化合物;C,H,O,(OH),+NaOH}C,H,O,(OH),·NaOH
生成纖維素醇的化合物:C,H,O,(OH)十NaOH}C,H,O,(OH),ONa+H,O
纖維素與燒堿生成的這兩種不同組成的堿纖維素都容易水解,很不穩定。堿纖維素稱作水化纖維素,英國Mercer提出,在化學結構上雖然與原纖維素相同,但含有化學結合水。堿纖維素雖然很不穩定,容易水洗后去堿,但也有一定量比較牢固的堿和纖維素結合即使經水洗,甚至用試劑也不能完全去堿。由于堿與纖維素的這種作用,所以造成水洗去堿的次數多,耗水量大。另外,坯布吸收燒堿不均勻,極易造成染花,
1.2氧漂中燒堿易使纖維損傷、降強在高溫有空氣存在的條件下,棉纖維與燒堿作用,堿起著空氣中的氧對纖維素氧化的催化作用,能夠導致棉纖維氧化。由于纖維基環上因氧化而產生的基團(醛基)能使葡萄糖貳鍵對堿變得敏感起來,而引起聚合度的下降,造成纖維脆損,強力下降。在氧漂中,漂液自始至終有過量的燒堿,燒堿是一種活化劑,能使H,O轉變為具有漂自作用的過氧氫游離基(H00·);但堿的濃度掌握不好,堿濃度過高,反而會引起無效分解,生成0;這不僅使H.‘O失去漂白作用,增加H,O。的消耗,而O滲透到織物內部,在高溫堿性條件下,將使纖維素發生嚴重降解,使纖維素受到損傷。
1.3氧漂中燒堿造成坯布失重率高及手感粗硬棉纖維中含有。.5%--0.6%的蠟狀物質或油脂蠟質。蠟狀質一般存在于棉纖維的表面,影響其潤濕性,但棉坯布的吸水性并不與其含量完全成正比。這是因為棉纖維的潤濕性不僅與蠟狀物質的含量有關,還和它在纖維上的分布狀態有關。如果它在纖維表面形成的是一層連續的蠟狀物質覆蓋膜,就不易被潤濕;-旦破期、了這種連續的覆蓋膜則無論蠟狀物質去除與否,纖維都將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亞氯酸鈉在弱酸性條件下漂白,保存了棉纖維的油蠟質,但經測定,其吸水性并沒降低。
棉纖維上的蠟狀物質在熱堿溶液中發生皂化、溶解,再經水洗而去除,造成坯布失重和手感粗硬。
2簡化的氧漂助劑和工藝
德國新研制的一種復合型多功能固體氧漂助劑197,在氧漂時,只加氧漂特效助劑197和雙氧水。197助劑取代了傳統工藝中的燒堿、滲透劑、精練劑氧漂穩定劑,徹底消除了傳統工藝中由于燒堿而帶來的副作用。
2.1特效氧漂助劑197的特性外觀白色粒狀品體離子類型非離子pH值12一1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