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織物規(guī)格:60s×120K172×110 56英寸棉粘絲交織大提花布
2、工藝流程;攤縫→燒毛→冷軋堆→長蒸水洗→絲光→氧漂→染色→絲鳴整理→軋光→成品檢驗
3、技術(shù)關(guān)鍵:
(1)冷軋堆:粘膠纖維濕強力特別差要通過緯向受強力的布鋏絲光機難度很大。為此,將原來燒堿雙氧水同浴改為單用燒堿冷軋堆,然后把絲光放在氧漂前進行。盡可能減少布面與濃堿的接觸的時間,選擇適當?shù)慕z光堿濃。冷軋堆,NaOH35克,精練劑10克,滲透劑2克/升,車速40米/分,室溫堆置24小時,長蒸箱熱洗第一、二槽75~80℃第三、四槽100℃。
(2)絲光;車速40米/分,一浸一軋絲光堿濃150~160克/升。
(3)氧漂:履帶066氧漂機,雙氧水3~3.5,Na2SiO33-4,精練劑5,NaOH1克/升,車速40米/分,堆置60分鐘。
(4)絲鳴整理:幾乎所有的棉粘絲都要進行絲鳴整理。要達到絲鳴的效果,在浸軋絲鳴劑前的染色織物布面必須洗凈。絲鳴劑從化料到落布溫度、干濕度都有較高的要求,容許的范圍很小。我們經(jīng)過大量試驗,選擇軋槽溫度和化料溫度相配合,使化料的料始終保持在一定的溫度下,同時還要求嚴格控制落布溫度和干濕度,軋光后布面具有80%的含潮率為佳。
軋絲鳴劑30克,冰醋酸0.3ml/升,溫度50—60℃,車速40米/分。
軋光:正反二次軋光,車速正面25米/分,反面30米/分,設(shè)備:德國進口的KUESTER軋光機,壓力:100Kg,溫度: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