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消費品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整理工藝技術要向多功能、復合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必須遵循“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的原則。繼洗可穿之后各種特殊整理不斷出現,拒水、拒油、拒污整理紡織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采用三防整理劑整理的織物,可保護使用者不受水、油、化學品和污物的濺附和侵害,具有防護性,可用于制作高品質的外衣、運動服、休閑服、保護性工作服等。
目前使用的整理劑多是含氟整理劑,含氟整理劑是一種拒水、拒油、拒污整理助劑,它能圍繞纖維表面形成分子屏障,可阻止水、油、污漬沾附滲透,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利用氟化物表面的特點,在織物表面形成分子屏障,以阻止水及各種油漬、污物的潤濕,即使有水或油污在織物表面滯留,也是呈液態,很容易去除。
1試驗材料及方法
1.1材料
1.1.1織物
純棉彈力府綢:50×50+40D/170×72
純棉彈力卡其:32×16+70D/154×80
棉滌彈力府綢:40×75D+40D/133×72
純棉彈力直貢:32×21+40D/180×84
1.1.2試劑
Oleophobol CO(汽巴精化)冰醋酸(工業用60%)檸檬酸(工業品)
1.1.3儀器、設備
臥式小樣軋機(臺灣瑞比),YG026B型強力拉伸儀(常州二紡儀),家用洗衣機,101-A型烘箱(上海中南)
2、2、試驗內容及方法
1.2.1工藝處方
Oleophobol CO 40~80g/L
HAc 2 mL/L
pH值4~5
1.2.2工藝流程
1號方案:織物一浸一軋整理劑(軋余率70%,pH值4~5)→預烘(100℃烘干)→焙烘(180℃×40s)
2號方案:織物浸軋檸檬酸5-10g/L(pH值5~7)→烘干(100℃烘干)→一浸一軋整理劑(軋余率70%,pH值4~5)→預烘(100℃烘干)→焙烘(180℃×40s)
3、1.3小樣試驗
序號 | 織物規格 | 工藝方案 | 備注 |
1 | 50×50+40D/170×72 | 2號 | CO 80g/L pH值4~5 |
2 | 50×50+40D/170×72 | 1號 | CO 50g/L pH值6~7 |
3 | 32×16+70D/154×80 | 2號 | CO 50g/L pH值4~5 |
4 | 40×75D+40D/133×72 | 2號 | CO 50g/L pH值4~5 |
5 | 32×21+40D/180×84 | 1號 | CO 40g/L pH值6~7 |
1.4性能測試
1.4.1拒水性能測試
使用淋水試驗裝置,在25~30秒內,將250mL水淋灑在被測的織物上,觀察織物潤濕狀態,評定拒水性。
100分:表面不潤濕,水滴不沾附;
90分:表面不潤濕,但有水滴沾附;
80分:表面有水滴狀潤濕;
70分:表面有相當部分潤濕;
50分:表面幾乎全部潤濕;
0分:正反面均潤濕。
1.4.2拒油性能測試
采用AATCC 118—2002測試方法:在一塊鋪開的織物上不相鄰處輕輕的滴入一滴(約0.05mL)下表所表示的試液,靜置30秒后,觀察試液狀況,以在30秒內不潤濕織物試液的最大級別作為拒油度,結果詳見下表(表1)。
表1拒油性能等級評定表
標準液體成分 | AATCC拒油級別 |
白礦物油 | 一級 |
白礦物油︰正十六烷(65︰35) | 二級 |
正十六烷 | 三級 |
正十四烷 | 四級 |
正十二烷 | 五級 |
正癸烷 | 六級 |
正辛烷 | 七級 |
正庚烷 | 八級 |
1.4.3耐水洗性測試
采用JISL 0217—79 103水洗法:使用家用洗衣機(洗滌劑2g/L,浴比1:30,水溫30℃,時間5min),流水清洗2次,每次2min,脫水,再在100℃干燥3min。
1.4.4強力測試
采用GB/T3923 1—1997標準,取坯布及最佳工藝整理后樣布,沿經向、緯向剪成30cm×5cm的織物,在YG026B型電子強力拉伸儀上測試強力。
2試驗結果與討論
2.1焙烘溫度和時間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焙烘溫度和時間對織物的拒水效果有顯著影響,對拒油整理效果也有一定影響。因為溫度過低或過高都不能使整理劑很好的發生交聯作用,使得整理劑與織物纖維不能有效的聚合成膜,可能會出現全氟烷基呈彎曲狀不規則排列,致使某些親水性基團暴露在外層,從而降低織物的拒水拒油效果,并影響織物拒水拒油的耐久性能。另外焙烘溫度過高、時間過長,還會使織物變黃、強力下降。
2.2 Oleophobol CO整理劑性能測試
采用Oleophobol CO整理劑進行拒水、拒油、拒污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Oleophobol CO整理性能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