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染色和印花是在紡織品上增添色彩和圖案的表面裝飾加工。印花作為一種局部染色,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一種或多種不色彩花紋藝術設計產生有清晰界線的圖案。
在古代,或者發明合成染料以前,只有從植物、動物或礦物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可用于紡織品印花。自從1856年W.Perkin發明合成色素以后,由于天然染料作為紡織品染料應用既費時費力,又不能預制成隨時可供應用的產品。因此,逐漸喪失其重要地位。
但是,德國在1996年開始禁用某些偶氮染料,已發現這些染料有致癌、致畸變和致敏性,因此,人們又把視線轉向“環境友好型”染料。天然環保型染料的重新引入,為紡織行業利用這些染料開拓天然印染產品新市場開辟了商業機遇。天然紡織產品市場是一個有待充分開發的巨大市場。充分利用這些天然資源,需要多方合力開發相應技術、工藝和產品。目前多數研究均集中于天然染料染色及其染色產品色牢度改善方面,而極少涉及其在印花方面的應用。本研究僅涉及4種天然染料在印花中的應用,以及用于真絲和棉印花織物制備的產品,它們包括服裝、家紡品和手工藝品。該研究提供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又一新途徑。
2試驗內容
織物:純棉和真絲織物。
染料:4種天然染料分別源于小檗堿樹根(BerberisVulgaris)、胡桃樹皮(Juglansregia)、茜草科灌木葉(Hameliapatens)和麻風樹花(Jatrophaintgarrinma),它用于在坯布上染色和印花。其中茜草科灌木葉和麻風樹花采集自Pantnagar的大學校園中路邊灌木叢,而胡桃樹皮和小檗堿樹根則采集自Kumaon地區丘陵。
藥劑:鹽酸和碳酸鈉用于提取染料,明礬和硫酸銅及硫酸亞鐵用作媒染劑。
糊料:龍膠。
2.1織物預處理
2.1.1棉織物預處理
精練和退漿:染色和印花前將織物在水中浸泡一夜,去除影響印花的天然和添加的雜質。然后在含2g/L皂和1g/LNaOH的浴中煮練45min。櫻桃李處理:櫻桃李(織物重量的4%)在水中浸泡一夜,然后過濾。織物在過濾溶液中按浴比1:20處理1h,然后曬干。
2.1.2真絲織物預處理
脫膠:真絲織物在含0.5%(v/v)的高級洗滌劑(gentee1)溶液中于溫度50℃預處理30min,手工將織物揉捏、擠壓,然后用水沖洗至洗滌劑洗凈。待織物陰干后半濕態時熨平。
2.2糊料制備
250g龍膠在1L水中浸泡一夜,溶脹后充分攪拌,并且用細布過濾,制成澄清漿。
2.3染料提取
采用優選提取方法(酸僦濃度,最佳原料濃度和提取時問)從天然植物中提煉染料,以達到最佳得色量和色牢度。
2.4色濃縮液制備
將澄清提煉溶液加熱濃縮獲得染料濃縮液。100mL提煉溶液濃縮到5mL。
3產品開發
產品系列包括:服裝、家紡品和手工藝品。織物用天然染料優選印花配方篩網印花。產品也可加刺繡以增加附加值。開發服裝產品有襯衫、短袖無領衫和紗麗。家紡產品有床單和靠墊套。手工藝品有日記封面和護壁板。
3.1服裝
襯衫全棉制成,經小檗堿樹根色素采用同步媒染法印花,媒染劑用硫酸亞鐵。短袖無領衫全真絲制成,經胡桃樹皮色素采用同步媒染法,媒染劑用硫酸銅。紗麗棉布紗麗用小檗堿樹根色素染色和胡桃樹皮色素印花,采用同步媒染法。印花媒染劑用硫酸銅。3.2家紡品
床單棉布床單用胡桃樹皮色素染色和麻風樹花色素印花,采用同步媒染法,印花媒染劑用明礬和硫酸亞鐵。
靠墊套真絲綢用小檗堿樹根色素和明礬媒染劑染色。印花用麻風樹花色素和硫酸亞鐵媒染劑,同步媒染印花。
3.3手工藝品
日記封面用小檗堿樹根色素染色的真絲綢制成,媒染劑用明礬,并且用麻風樹花色素和硫酸亞鐵媒染劑同步媒染法印花。護壁板全真絲制成,并且用麻風樹花、茜草科灌木葉和小檗堿樹根色素印花,媒染劑用明礬。
4試驗結果
紡織品天然染料印花看似有誘人前景,但實際應用真絲織物上印花試驗,以評估印花樣品的色牢度。
按上述配方制備不同印花色漿,用篩網印花工藝以預媒染法和同步媒染法進行印花。印花后,染料經汽蒸、固色,然后徹底清洗浮色,晾干后進行色牢度評估。
小檗堿樹根、胡桃樹皮、麻風樹花和茜草灌木葉色素在棉織物上的色牢度范圍從尚可到尚好,而在真絲上的色牢度為尚好到良,采用預媒染和同步媒染法結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