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翔 (上海市印染技術研究所,上海 200020)
1 超聲波和生物酶在染整中的應用
1·1 超聲波的性能及其作用[1、2]
頻率2Ohz-2OkHz的聲波屬于人類正常聽覺范圍,稱"可聞聲波";通常頻率在2OkHz以上即稱為"超聲波";而頻率超過5×lO5Hz則稱為"特超聲波"。
超聲波很像電磁波,可被聚焦、反射和折射,但是不同于可通過真空傳輸的光波等形式的電磁輻射,超聲波必須通過彈性介質傳播。超聲波在傳播時,粒子在彈性介質中振動,按傳播方向通過介質傳遞超聲波的能量。根據其在介質中的傳遞方式可以區分為:
(1)縱波,粒子平行于波的傳遞方向振動;
(2)橫波或剪切波(shearing wave),粒子垂直于波的傳遞方向振動。
在氣體和液體內只可傳遞縱波;而在固體中縱波和橫波兩者都可傳遞。分子在液體中的縱向振動造成壓縮和膨脹,產生空穴作用,形成小氣泡。然后,氣泡膨脹,在壓縮期間劇烈破裂,產生了所謂沖擊波(shock wave)。另外,超聲波通過介質傳播,其能量被液體吸收而產生熱量(誘導熱)。超聲波應用于紡織品染整濕加工中,超聲波能量、液體介質和
所含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引發了強烈的物理化學反應,使紡織品染整濕加工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人通過試驗認為超聲波的空穴作用的效應遠遠大于誘導熱[3]。Saligram等人研究表明:在水中的最佳空穴作用產生在45-50℃。Last和Mc and Less表明:產生空穴作用約有效頻率是在5-5OkHz范圍之內。較高頻率產生的氣泡大小對傳播沖擊波方面并不那么有效,而無任何價值;較低的頻率由于產生過度的噪聲,盡管實際產生了較多空穴,亦并無用處[3]。又有人認為在多相體系中的空穴作用 (如在紡織品染整濕加工中),要比在均相體系中大兒百倍[1]。
產生超聲波的設備一般由發生器和換能器(鈦酸鋇等壓電晶體、磁致伸縮等型式)兩部分組成。將常用的50Hz(或60Hz)交流電轉換成超聲波高頻,傳輸給換能器,再轉換成機械振動。
1·2 超聲波在染整濕加工中的應用
1·2·1 制備漿料、乳劑、分散液等方面[1]
超聲波應用于上漿劑、乳化劑、印花增稠劑和染料分散液等的制備,可以提高操作效率、縮短時間、降低溫度和減小分散體顆粒大小。
1·2·2 化學退漿方面[1]
應用超聲波可以節約化學品及能源。
1·2·3 煮練、漂白方面[1]
應用超聲波的作用,對棉雙氧水漂白可使速度加快,白度提高;對亞麻纖維煮練和漂白,白度也有提高。
1·2·4 染色方面
關于超聲波用于染色方面進行的研究工作較多,今將從文獻中初步發現的試驗情況列表說明如下:
表l超聲波在染色中的作用
纖維 | 染色用染料 | 超聲波的作用 | 附注 |
| |||||
擴散系數增加 | 染色速率增加 | 染色時間減少 | 得色率 增加 | 染色溫度降低 | 活化能 降低 |
| |||
|
|
|
|
|
|
| |||
棉 及 纖維素 纖維 | 直接 | √ | √ | √ | √ |
|
| 個別試出可減少條花等疵點[1][4][5] |
|
還原 |
| √ | √ | √ |
|
| [l] |
|
|
毛 | 酸性 |
| √ | √ | √ |
|
| [l] |
|
絲 | 堿性,酸性,媒染 |
|
| √ | √ | √ |
| [l][6] |
|
粘膠 | 直接 |
|
|
| √ | √ |
| 可在60℃以下染色[1] |
|
醋酯 | 分散 |
| √ |
| √ |
|
| [l] |
|
三醋酯 | 分散 |
|
| √ |
| √ |
| 可在77℃染色30s[l] |
|
滌綸 | 分散 |
|
|
|
| √ |
| 可在50℃染色[2] |
|
耐綸 | 分散 |
| √ |
|
|
|
| [1] |
|
酸性、活性 |
| √ |
| √ |
| √ | 用耐綸薄膜試驗[1][7] |
|
|
腈綸 | 分散 |
|
| √ |
| √ |
| 可在77℃染色30s[1] |
|
注:附注中中括號內的數字表示參考文獻序號
[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