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紡織品款式、色彩和變化感的要求新技術、新材料在紡織品上有機的結合,使得紡織品新型印花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其中,噴墨印花在諸多方面顯示出優越性。紡織品噴墨印花設備的出現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印花產業的不足,使印花過程時間大大縮短,在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和即時交貨要求上完全符合未來快速發展的節奏。因此噴墨印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1羊絨織物噴墨印花
1·1工藝流程
羊絨織物的噴墨印花工藝流程為[1]:織物預處理(需要加一步壓毛工藝)→印前烘干→噴墨印花→印后烘干→汽蒸(100~120℃,8min)→水洗→烘干。
1·2前處理工藝
噴墨印花由于嚴格的染料純度和連續噴射對墨水導電率要求,所用的其他印花助劑(包括堿劑、尿素、海藻酸鈉等)均不能加到墨水中去。需在印花之前織物預處理時浸軋這些化學品,這就是上漿工藝,目的是防止噴射到織物上的染料充分滲化,促使染料在濕熱狀態下與纖維結合,獲取一定的色牢度和摩擦牢度,得到清晰的圖案[2—3]。
2噴墨印花前處理漿料
噴墨印花的染料必須符合壓電式噴頭的特殊需要,即純度高、黏度低、雜質少,而且具有一定的比重和表面張力,以無接觸方式將墨水噴射于織物表面,在噴印前對織物作上漿預處理,印漿應具有以下特點[4]:
①使噴印其上的染料墨水縱向滲透性好,橫向抗滲性好,確保印花清晰度。
②漿料既要抱水性好,又要勻染性好,對染料上染影響小,以得到既精細又均勻艷麗的印花效果。
③漿料中所有添加助劑,均需符合生態紡織品的要求,固含量低,易脫糊洗凈。既能減輕環境工作壓力,又能使噴墨印花紡織品得到優良的色牢度,同時保持織物的原始手感和風格。
目前,對于羊絨織物來說,噴墨印花的預處理既要防止印花時染液的滲化,又要保證染料的上染和固著。基于羊絨的一些特性,噴墨印花在羊絨織物上的應用并不是很多。內蒙古鹿王羊絨有限公司采用杭州宏華噴墨印花機648E在羊絨織物上進行噴墨印花,噴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織物水洗烘干后染料存在滲化現象;深淺顏色存在不同程度的滲化現象,不同程度地引起了花型的變化以及不合格率的上升。鹿王羊絨有限公司通過分析,以減小滲化為目的,在不改變使用現有活性墨水的前提下,得出在滲化現象中,上漿漿料起著重要作用。對于羊絨織物,糊料濃度的變化對青、品紅和黑3色印花表觀色深度的影響較為顯著。糊料黏度增加,可增加印花色深度與鮮艷度,但是當黏度增至一定程度時,印花清晰度又有所降低。
2·1糊料
印花是局部染色,不同于整體染色。糊料是印花上漿的主要成分,它決定著染料發色后織物表面的得色量、鮮艷度和輪廓清晰度等重要指標[5]。主要糊料的特點及使用方法見表1。
2·2關鍵助劑
在調配好滲透性、抱合性的基礎上,針對噴墨印花所使用的活性染料(活性染料中的青、品紅、黃、黑4個基本色中的M、Y、K的分子較小,但C的分子結構相對大些),要使它們在同等條件下均勻發色[6—7],應在酸性浴的條件下增加漿料的吸濕性、溶解性、防滲化性。同時考慮羊絨纖維表面的絨毛現象,必須添加助劑,且對其用量作適當分配。需要添加的助劑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