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氧水漂白的現狀
自20世紀五十年代在染整行業中推廣應用雙氧水漂白工藝以來,在雙氧水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支持下,很快在染整生產中得到了穩定而快速的采用。并且與傳統的次氯酸鹽為代表的含氯漂白劑較量中不斷取得進展,尤其是隨著環保意識在全世界日益高漲的形勢下,可吸附有機鹵化合物(AOX)成為廢水排放指標后,明顯地進一步加強了采用雙氧水漂白工藝的優勢。其次,雙氧水漂白的織物白度純正、穩定性好、污染小,對設備無腐蝕作用,以及適用多種纖維及其混紡織物的漂白,理所當然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雙氧水漂白紡織品最初是以堿為催化劑,由水玻璃為控制雙氧水分解速率的穩定劑,進行有效漂白的,這種工藝持續應用了很長時間。直至七十年代后期,由于節約能源和降低加工成本的要求,開發前處理短流程工藝研究開出現一些明顯的變化。如開發煮漂一浴法,為使棉籽殼能充分除去,提高了燒堿的濃度,提出了需要耐濃堿的穩定劑,雙氧水漂白新工藝的開發,催生新穩定劑的支持,雙氧水數十年來的技術進步,可從其漂白作用認識和穩定劑開發及其假說兩方面表述:
雙氧水的漂白作用
關于雙氧水漂白作用理解,自走出初生氧是漂白的活性物誤區以后,許多研究人員環繞什么是雙氧水漂白的活性物質,進行了眾多試驗,并提出多種假說,直至今日尚未形成定論,尚在探討之中。以染整界多數人接受的過氫氧離子(HOO-)是雙氧水漂白的活性物質而論。在堿性雙氧水漂白液中,存在的反應如(1)式所示:
H2O2+OH-→H++HOO-+H2O
但HOO-的數量與PH值有關,HOO-濃度隨pH值提高而增加,可是,H2O2漂白作用卻只是pH9.5-10.5時為佳。超過pH值l0.5后,漂白作用不但不會更好,卻反而會下降,由此很難說明HOO-是活性物質。
后來,有人提出雙氧水漂白作用是自由基反應,即HO?和HOO?具有較高的活性,它們既具有使纖維脆損,又可使色素分解而產生漂白作用,也就說兩種作用同時存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