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絲光工藝條件:
影響絲光效果的因素較多,但主要有堿液的濃度和溫度、張力、絲光時間以及去堿等。 制訂工藝時,須對上述五個對絲光效果影響較大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否則就難以達到通過絲光加工,使面料獲得良好光澤、提高紗線強力及面料尺寸穩定性的目的。 由于牛仔布經緯密度大,加之靛藍染色,因此其絲光工藝與普通印染布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若想獲得最佳的絲光效果必須根據不同的產品規格,以及對產品最終性能的要求,對這五個工藝條件進行優選,以確定最佳工藝參數。
①燒堿濃度
燒堿溶液的濃度是影響絲光效果的主要因素。只有當堿液的濃度達到某一臨界值之后才能引起棉纖維的劇烈溶脹,再配合其它適當條件,才能使織物獲得良好的絲光效果。通過實驗,發現:燒堿濃度低于100g?l-1時無絲光效果;燒堿濃度在100~250g?l-1的范圍內,牛仔布的經向收縮率和絲光鋇值均隨著燒堿濃度的增加而急劇上升;燒堿濃度在250~300gl-1的范圍內,上升較緩和;當燒堿濃度超過300g?l-1時,絲光鋇值反而有下降趨勢,況且還加大了絲光后去堿的負擔。
實驗證明,一般把燒堿濃度控制在250~300g?l-1的范圍內,相對可獲得較好的絲光效果。
②燒堿溫度
燒堿與纖維素的作用是一個放熱反應,提高堿液溫度有減弱纖維溶脹的作用,從而導致絲光效果降低,收縮率和絲光鋇值下降。實驗證明,在燒堿濃度相同的條件下,溫度越高,收縮率和絲光鋇值就越小,因此提高堿液溫度有降低絲光效果的作用,一般以采用低溫絲光為宜。但若溫度過低,也達不到預期的絲光效果。通常溫度控制在25℃左右。
③絲光時牛仔布的張力控制:
張力不但影響織物的光澤和斷裂延伸度,而且亦會影響織物的強力和吸附性能.因此在絲光浸堿和沖洗脫堿的過程中,需要給予牛仔布以適當張力。在適當的張力情況下,只有防止織物的收縮,才能獲得較好的光澤且會隨張力的增大而提高,但斷裂延伸度卻隨張力的增大而降低;若織物在無張力的條件下絲光,強力和吸附性能均能獲得提高,但如果在施加適當的張力,則會進一步提高其強力,不過張力的提高會使織物的吸附性能降低。因此,工藝上要適當控制好經緯向張力,以兼顧織物的各項性能,獲得較好的絲光效果。
④絲光時間
絲光過程中,燒堿充分而均勻地滲透到纖維內部以及堿液與纖維素的反應均需要一定的時間。其中,堿液滲透過程所需時間與織物的結構、潤濕性、堿液濃度、溫度密切相關,并以織物的潤濕性能影響較為突出。因此為提高織物的潤濕性,加速堿液的滲透,在堿液中加入適量的絲光滲透劑,但會不同程度地增加燒堿的回收難度,所以使用過程中要特別留意。
⑤脫堿處理
脫堿即去堿。去堿對絲光的定形作用及后道工序影響很大。若絲光后織物上仍帶有較多的堿,織物會繼續收縮,從而影響織物的光澤和尺寸穩定性,同時還會給下一工序的加工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去堿時一定要注意,認真對待。為提高去堿效率,一方面應提高沖洗和吸堿能力,另一方面應盡量提高堿液溫度,以進一步提高燒堿的溶解度。目的即把絲光后的牛仔布上的燒堿去除干凈,以期達到較佳的絲光效果。為了保證充分去除殘余堿,并節約用水,通常先采用酸洗中和、再水洗。具體是先浸軋2g/L的冰醋酸進行中和,然后連續通過溫度為60±5℃的溫水4槽,30℃的冷水4槽,烘干后布面pH值調至7~8。
⑷、定形整緯
定形整緯的目的即是保持織物的穩定性和消除潛在的緯斜應力,以使織物的外形尺寸穩定。牛仔布經絲光水洗后,織物幅寬與緯斜需要在定形機上校正處理。牛仔布產生緯斜主要是由于紗支較粗,在織制斜紋組織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在水洗后處于松弛狀態,內應力釋放的集中反應,因此必須進行拉斜抗扭。根據生產經驗,在完全松弛狀態下采集小樣,進行充分水洗,使潛在的緯斜應力完全消除,根據所測傾斜度作為整緯的依據,幅寬的確定也同樣以水洗后緯向縮率-3%來控制(指非彈力牛仔)。因此織物在上定形機前,須認真做好小樣測試,作好紀錄,以確定織物的幅寬和整緯數據。定形溫度一般為100℃,車速以落布九成干為主,從而為后面的預縮工序打下良好基礎。
⑸、預縮
預縮整理的目的是使織物經緯向提前收縮,從而大大降低最終成品布的縮水率,以滿足服裝加工質量要求。品種不同,其潛在縮水也不同,即使是同組織、同結構和染色方法也相同的牛仔布,如果其棉紗制造工藝及生產條件等不同,其潛在縮水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必須在定形后取小樣進行縮水試驗,從而確定預縮量。
⑹、成品
成品規格12oz 82×4958″
縮水率 經-2%,緯-2.8%(按AATCC標準測試)。
三、結語
經絲光整理后其布面紋路清晰、組織緊密、色澤純正、光澤度好、手感挺滑。達到了絲光的預期目的。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