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據資料報道1997年世界上14個主要汽車生產國(不含中國)的總產量為5517萬輛,比1995年增長了10.7%。而中國的汽車產量1997年為158.2萬輛比1995年增長了8.9%。無疑,汽車產量的增長帶來了對汽車內飾織物的需求增長。汽車性能的新要求也對車用紡織品提出了新要求。作為汽車座椅類的包覆面料已越來越多的采用了舒適透氣的結構型紡織品或豪華的真皮面料。座椅裝飾織物與地毯、門簾及車頂內襯組合呼應,使汽車內部具有或溫馨或華麗的外觀和舒適柔軟的觸感。紡織品
賦予了汽車“行駛中的家”的感受。
作為汽車內飾織物,除了正常的磨損和撕破外,還要經受得煙、火燙、冰激淋、巧克力等的沾污以及日光的曝曬。因此,與普通的紡織裝飾織物相比,汽車內飾織物還應具有縫制性能好、手感柔軟且有彈性、易清理、阻燃、透氣性好、耐日曬等更多的獨到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除了要選擇合適的纖維及組織結構外,涂層處理也是主要手段之一。
聚丙烯酸類涂層整理劑加工的織物,手感柔軟有彈性,耐日曬性能好,涂層工藝簡單,省力節能價格合理,與相應的阻燃劑配合使用,可達到永久性阻燃效果,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針對市場需求,我們開發了SFC系列聚丙烯酸類涂層整理劑以及SFR系列阻燃劑用于汽車內飾織物的涂層及阻燃處理。
1.關于SFC系列涂層整理劑
1.1SFC系列涂層整理劑的分子結構式
1.2 SFC系列涂層整理劑的制備
將合適比例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N-羥甲基丙烯酰胺、乳化劑、一部分去離子水混合攪拌,使之成為白色乳化液。將另一部分去離子水及部分混合好的乳化液加入反應器中,升溫至85℃時,加入適量引發劑,引發聚合,剩余的混合乳化液采用饑餓態連續滴加法,在1小時內滴加完畢,然后保溫1小時,最后冷卻出料。用氨水調節粘度,使pH值在7左右。
1.3主要技術指標:。
1.4主要性能特點:
對織物有優良的粘附牢度、成膜透明光滑、不影響織物原有色澤、涂層后織物手感柔軟、有彈性并具有一定防水作用、增加織物身骨及尺寸穩定、無泛黃現象、涂布工藝簡便易操作。適用于滌綸、腈綸等裝飾性包覆面料及中厚織物的涂層處理。
2.應用SFR P-44進行阻燃處理
SFR P-44是山東省紡科院研制并生產的溴類阻燃劑,其外觀是乳白色粘厚分散劑,含固量為68+2%。該產品通過選擇適合的高效分散劑、穩定劑等方法解決了在高含固量下穩定性好,不分層等問題。采用高效粉碎研磨設備使DBDPO的顆粒80%小于1μ以下,從而大大提高了阻燃性能。對于汽車內飾紡織品、沙發布、窗簾布等單面涂層的滌綸、滌棉產品而言,其性能指標已超過日本同類產品R16,完全替代了進口。
綜合考慮織物的手感及阻燃效果,用40%的SFR P-44阻燃劑與60%的SFC-1涂層劑相配合,采用涂層的方法,將阻燃劑固著在織物上,通過吸附沉積、化學鍵合及范德華力結合,使產品獲得經濟且良好的阻燃效果,氧指數可達27以上。
3.汽車內飾織物涂層工藝配置
3.1織物
1、絨布:地經TB300D毛經:KR20s/2緯紗:TY20s/2
經密:38條/寸緯密:34條/寸幅寬:140cm
2、平布:經紗:KR10s/2+TR32s/2緯紗:KR10s/2
經密:152、4根/10cm緯密:111、8根/10幅寬:152cm
3.2涂層工藝流程
織物?涂層?烘干?檢驗?成卷
涂層前將SFC涂層膠倒入混合罐中,邊攪拌邊加入壓縮空氣,攪拌發泡約60分鐘,發泡體積一般為1:3以上,然后進行干法涂層。
3.3涂層設備
采用臺灣產上浮式刮刀涂層設備。5節烘房。不銹鋼刮刀刃厚2mm,角度10度,形式如右圖:
3.4工藝參數與上膠質關系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