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的后整理工序:
練(Boiling)、漂(Bleach/White)→染色(Dye)→印花(Print)→整理(After treatment/Finished
treatment)
這四道工序為基本工序,具體視產品的不同,工序又各異。
1、練、漂工序
棉布的練、漂工序:
燒毛——→退漿——→漂白——→絲光
燒毛:因棉為短纖維,產品表面有短小絨毛,為織物美觀及方便以后處理,應先燒毛。
退漿:棉紗做經線時,與機器磨擦較多,而棉紗之間的磨擦又易產生靜電,故在織前應上漿,織好后漿就發硬,時間久了還會泛黃、發霉,所以應先去漿,保證以后印染程序的順利進行及手感柔軟。
前二步主要是練的過程,目的是去雜質,油污及去棉殼。去油污時還可加去油靈等助劑。
漂白:把織物漂洗干凈,使色澤發白。是漂的過程。
絲光:使織物光澤好一點,手感更軟一些。
A、普通棉布、滌棉布的工序基本相同(梭織布):燒毛→退漿→漂白。
要求高一點的加絲光。而漂白后的布我們常稱本白布。
B、普通棉布、滌棉布的工藝(針織布):堿縮→煮練→漂白
堿縮:因針織物織時線不上漿,故比較松跨,堿縮后就比較緊。利用平衡張力,使織物表面平整。
煮練:與退漿工藝差不多,主要是去油污、去棉殼。
漂白:把織漂洗干凈。
C、燈芯絨(Corduroy)的工序:成因是一根紗線繞在另一根紗線上形成圈,然后割斷線圈而形成絨。
工藝:軋堿→割絨→退漿→烘干→刷絨→燒毛→煮練→漂白
軋堿目的是使織物收縮更緊致;割絨目的是使絨面平整;刷絨目的也是為絨面平整,去除割絨后的高低不平;燒毛的目的也是,去除凹凸不平。
D、滌棉布的工藝同普通的棉布
E、拉絨布:主要是蓋的毛毯,小孩、老人的內衣、床單等。用類似狼牙棒的滾筒在毯面上高速旋轉,拉出纖維,這樣拉出的絨面不是很整齊。
羊毛(毛織物)的工序:洗毛→炭化→漂白
洗毛:因羊毛等為動物纖維,比較臟故應洗毛先去除其表面遺留雜質(臟物、油脂、汗、雜質等)。
炭化:更進一步去除雜質,臟物。洗后不干凈用酸進行炭化,為了進一步清潔。
漂白:把織物漂洗干凈。
真絲的工序:脫膠→漂白或增白(增白加增白的助劑)
滌綸布:
①長絲:堿減量→漂白(與真絲工藝相同)
②短纖:燒毛→煮煉→漂白(與棉的工藝相同)
拉幅定型:拉幅,尺寸穩定性增加;達到設計要求;表面平整。
2.染色工序
染色的原理
A吸附:纖維是高分子,里面富含離子,與染料中含有的異離子相結合,從而纖維吸收了染料。
B滲透:纖維中有空隙,把染料高溫高壓后壓入或者滲入分子空隙中使之著色。
C粘合:纖維分子中沒有親和染料的因子,故加粘合劑,使染料粘在纖維上。
方法:
纖維染色——色紡(紡紗中加顏色,如雪花紗、花式紗)
紗線染色——色織(色織面料)
布匹染色——著色(匹染)
染料與紡材
①直接染料——染棉、麻、毛、絲及粘膠(常溫染)
特點:色譜最全,價格最低,牢度最差,方法最簡單。
其中甲醛做促進劑
直接染料染過的面料一般要加固色劑來穩定顏色的牢度。
②活性染料——染料中的活性基團與棉、麻、絲、毛及粘膠中的活性基團相結合。
特點:色澤鮮艷,勻染性好,牢度好,但價格貴。
③分散染料——滌綸的專用染料
染料的分子盡可能小,可滲透進去,同時用高溫、高壓促進染料滲透。因此,色牢度高。
④陽離子染料:
A腈綸的專用染料,腈綸紡絲時為負離子,與染料中的陽離子相吸著色
B滌綸中加負離子,可用陽離子染料進行常溫染色。就是陽離子可染滌綸絲(CDP:Can Dye Polyester)。
⑤酸性染料:染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