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1和圖2的IR譜圖看,在3500-3300cm-1處出現雙峰,為伯胺-NH2反對稱伸縮振動和對稱伸縮振動的吸收峰.圖1中3052cmI1較弱的3個峰是苯環上C—H伸縮振動吸收峰.圖2中,經長鏈脂肪醇取代后合成的新染料,在3300cm-1左右出現了寬而大的吸收峰,為脂肪醇OH伸縮振動吸收峰;2970~2800cm-1出現的吸收峰為飽和C—H反對稱伸縮振動峰和對稱伸縮振動峰.
圖中1580cm-1左右的2個吸收峰是蒽醌中2個羰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由于其和2個苯環共軛,使—o鍵的雙鍵性減小,導致其向低頻方向移動40-80cm-1左右;另外羰基和羥基及氨基形成了氫鍵,也使其向低頻方向移動40~60cm-1.因此,2種染料中—o鍵的吸收頻率均很低.
圖1中,在1200cm-1左右高波數處出現的2個吸收峰,應是Ar0-Ar中C-0-C的反對稱和對稱伸縮振動峰的吸收峰.圖2中,1305cm-1處吸收峰是羥基OH彎曲振動吸收峰,1199cmI1處的吸收峰是Ar0-R中C-0-C的伸縮振動吸收峰.
通過對以上圖譜分析,可推斷圖2中的染料結構為新型染料結構.
1.4轉移印花實驗
1.4.1織物的改性處理
將純棉布浸入改性劑FY-1中(浴比1:50),浸泡20min,浸軋(帶液率90%),在103~105℃條件下烘干,備用.
1.4.2熱轉移紙的制備
將原染料與新合成的染料分別研磨至一定細度,并加入一定比例的粘合劑、分散劑、消泡劑等,配成2種油墨,均勻涂于紙上,晾干備用.
1.4.3熱轉移印花
將2種轉印紙對改性棉布進行熱轉移印花,溫度230℃,時間30S.
1.4.4皂洗
將染樣與標準白布疊縫在一起,在濃度0.5%,溫度60℃的皂液中浸泡30min,然后清洗、晾干.
用灰色樣卡評定其皂洗牢度。結果見表3.
從實驗結果看,皂洗牢度得到較大改善,這是由于分散紅60為l-氨基-2-苯氧基-4-羥基蒽
醌,轉移印花時主要靠范德華力、氫鍵與纖維結合,當苯氧基被長鏈烷羥基取代后,染料和纖維
不僅存在范德華力和氫鍵,而且兩者能夠縮合形成醚鍵,大大提高染料和纖維的結合能力,使
得耐洗牢度提高.
2結論
a)在分散紅60的基礎上,通過對染料色光、色牢度以及其化學結構的理論分析。在l-氨基-2-苯氧基-4-羥基蒽醌的基礎上,于堿性條件下,用烷氧基取代了苯氧基合成了新染料.
b)通過測定熔點、比移值,說明所合成的染料純度較高;IR的分析結果表明,所合成的染料為目標產物.
c)新染料進行轉移印花后,皂洗牢度得到較大提高,轉印效果基本令人滿意.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