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冷堆
3.4.1工藝處方(9/L一1)
NaOH (100%)40--一45
9202 (100%) 18~20
高效精煉劑 10"--"12
泡花堿(400Be’) 8~10
穩定劑 5~6
螯合分散劑 1~2
耐堿滲透劑 2~3
3.4.2工藝條件
軋液溫度,℃ 室溫
車速,m/min30—35
。 軋余率,% ll0~120
堆置時間,h 24~30
轉速,r/min6~8
采用兩槽多浸二軋,務必確保車速、各軋車及軋輥壓力、工作液濃度、軋槽液面高度的一致
性,并保證軋余率的一致性,確保織物能夠充分浸漬潤濕和滲透。打卷要平齊無折皺,落軸后用
塑料布包嚴防止風干并不停轉動堆置,以確保織物帶液的均勻性,保證處理效果。
3.5漂白
3.5.1工藝處方(9/k一1)
H202 (100%) 6~7
泡花堿(400Be 7) 5~6
穩定劑 3~4
螯合分散劑 1~2
高效精煉劑 2~3
耐堿滲透劑 I~2
V B L 適量
NaOH (100%) 適量
3.5.2工藝條件
車速,m/min45~50
軋余率,% 100~110
P H值i0。5~】l
汽蒸溫度,℃ i00±2
汽蒸時間,min 45~50
織物在漂白前后務必要保證各格95 0C以上高效高溫水洗,并保證浸軋工作液軋余率不可過
低,尤其是織物冷堆后在第一水洗槽內加NaOH l0~129/L、NazS0。1—2 9/L、凈洗劑l—29/L并采
用溢流高溫水洗,其它各格水洗采用逆流,這樣使處理下來的雜質才不會再沾污到織物上,這樣
才能充分地洗去織物上的雜質并有效確保半制品符合印、染前的標準要求舊1。棉織物經漂白加
工后,雖然白度有了較大提高,但布面效果還有略顯微黃現象,這主要是由于纖維吸收了少量的
藍色光而使反射光中帶有黃色光引起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半制品的白度,對于特殊白度要求較高
的產品還需進行復漂處理。
3.6拉幅
為了避免出現印、染后加工工序折皺、緯斜、布幅不一等疵病的發生和為確保織物尺寸的穩
定性和一致性,必須加強本工序的操作和生產,保證下機產品符合后工序的生產所需,如有必要
還可在本工序上采用熒光增白劑進行增白整理。
四半制品質量指標(見下表)
項 目 | 白度 | 毛效 | 外觀 | 斷裂強力T/W | 退漿率 | 縮水率r/w |
品 種 |
|
|
|
|
|
|
坯 布 | f | 0 | 多 | 986.8/282.2 | f | f |
半制品 | 3 | 11 | 凈 | 994.3/260.5 | 好 | 3.o/o.5 |
注:l.白度按滬Q/FJ 567—81白度樣卡評級(共分5麗:ll歷翥亨■jI酉蟊罰磊蠶贏
寬3cm試樣浸入重鉻酸鉀溶液中測試。3.外觀為目測。4.斷裂強力在Y502型強力機上測試(上
海)。5.退漿率用磺一碘化鉀溶液測試。6.縮水率在Y(B)os9型全自動縮水率試驗機上測試(溫州
大榮)。
五結語
1、采用該生產工藝處理的半制品質量較穩妥且重現性好,克服了采用冷堆法和~浴汽蒸法
前處理生產半制品存在的毛效差、去雜不凈等質量問題。
2、由于坯布質量參差不齊,根據不同廠家、不同配棉等級的織物,首先需做好前處理小樣
的試驗,以確保后工序大生產的順利進行。
3、生產時要確保織物漂白前后的高效高溫水洗,這樣可大大提高去雜效果,退漿要凈,否
則色牢度會降低,務必要確保半制品的質量。
4、因織物布幅較寬,為防止織物左、中、右處理效果的不~致,除加強做好工作液濃度的
均勻性配制外,還需加強對各機臺軋輥軋余率的檢測。為防止織物前后處理效果的不一致,除隨
時加強檢測各助劑濃度和工藝條件的是否一致外,應建立自動在線檢測和自動稱量加液系統,以
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從而來提高半制品的質量。
5、在前處理生產上不能只片面追求快速,力求在退煮漂合~等短流程前處理生產工藝上進
行突破,但耍必須根據不同坯布質量、不同織物組織及印、染的要求等來制定適宜的前處理生產
工藝,并在配套新助劑的應用、工藝技術等方面再加以研究。
參考文獻:
[1]呂英智,黃雪良.純棉中厚織物前處理質量控制[J].印染,2005,31(11):14、17.
[2]徐谷倉.染整織物短流程前處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l999:117、127.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