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服裝或服飾,人們從感官上首先評價的是紡織品的色彩,而且紡織品的顏色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高質量的紡織品不但要求顏色染好,同時還應對流行色做出快速反應,要求顏色純、色調正、色差小。紡織品的染色關鍵是配色,而其著色又不同于其他行業,具有其特殊性,不同的纖維需要不同的染料染色,染色效果又和染料的濃度、溫度、時間等工藝參數有關。迄今為止,國內絕大多數印染企業仍然延續著手工打樣的方式,人工打樣相當煩瑣,多是重復性的勞動,打樣人員完成一個處方往往需要10來次的實驗,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資源,同時,培養一個優秀的打樣人員需要幾年時間。目前,中小型印染企業嚴重缺乏此類人員。人工打樣存在著人走數據丟失的嚴重缺陷。而且已有的技術資料的儲存、查閱麻煩,更缺乏有序、方便、系統的科學管理。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國外研制了一些計算機配色儀器,國內近幾年也引進了十幾套國外配色系統,這些儀器雖然能較快地得出顏色處方,但是在我國還沒有真正得到廣泛的應用,主要原因有:1)測配色儀器價格昂貴,進口的國外儀器價格每臺約為10萬美元,中小型企業難以承受。2)對染料標準要求苛刻,染料應用受到限制。3)配色涉及色度學等知識,在使用時,輸入的基礎色樣數據要求嚴格,中小型企業化驗人員難以勝任。因此,迫切需要針對我國紡織印染的實際情況研制開發一套實用紡織印染顏色調配和管理系統,以便滿足紡織印染顏色管理、配色的需要。
1總體研究設計
1.1研究目的
1)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常規配色處方、生產工藝、技術指標。2)為紡織印染企業提供顏色數據、資料的科學有序的管理系統。3)為紡織服裝等行業的顏色、花樣搭配提供設計參考及開發依據。4)儲存企業特色產品,具備展示、欣賞功能。
1.2研究思想
以現代顏色理論為基礎,依據人工打樣經驗,借鑒人眼觀察顏色最為敏感、準確的特點,結合現代計算機技術研制一套具有提供顏色配方、顏色管理、顏色設計、搭配并可以儲存、添加、修改、打印、傳送的實用系統。
1.3研究路線
2實驗內容
2.1顏色處方、工藝、技術、指標的實驗
筆者根據委托廠家的要求分別對蛋白質纖維(羊毛)、纖維素纖維(純棉)進行了處方、工藝、技術、指標的實驗。1)實驗用染料及化學品: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活性染料、還原染料等;醋酸、碳酸氫鈉、氫氧化鈉、平平加等(均為工業品)。
2)基本工藝處方
羊毛纖維采用A處方,纖維素纖維采用B處方。
3)基本工藝路線及條件
A起染(40℃)→升溫(1℃/min)→染色(98℃,50min)→水洗(50℃)→烘干
B浸軋→烘干→培烘(110~120℃)→水洗→皂洗→水洗
羊毛纖維采用A工藝,纖維素纖維采用B工藝。
4)色樣范圍的確定
對于蛋白質纖維,筆者選擇了國際流行色卡孟賽爾色卡的10種主要色相,每種色相選擇了2.5,5,7.5,10四個等級,共計40種,同時又增加了棕、藍、黑各10種色相,合計70種。對于纖維素纖維,筆者在廣泛調研并研究近幾年流行色的基礎上選擇了210種色相。這些色相按以上處方和工藝在實驗室進行了逐一打樣,并對所有的數據進行復樣,反復檢測,直至合格。
2.2建立各顏色系統的關系
計算機中的Photshop顏色系統提供了HSB,RGB,Lab系統的顏色參數,而在紡織印染行業和印刷行業應用孟賽爾顏色系統和CMKY顏色系統,筆者對這些系統建立了相應的關系。為用戶提供多種的顏色數據,以方便用戶輸入和查找。僅列出孟賽爾顏色10個主要色相的兼容數據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