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類有摻雜單晶的SrTiO3,能光導變色,它克服了有機光導變色材料熱穩定抗氧性差,耐疲勞性低的缺點,且不受環境影響。但無機光導變色材料發色和消色較慢、粒徑較大。光導變色纖維是將光導變色材料和高聚物共混通過溶液紡絲、共混紡絲或復合紡絲技術制得的纖維。
而光導變色纖維是在太陽光或紫外光等的照射下顏色會發生變化的纖維,當光線消失之后又會可逆地變回原來的顏色。自從1899年發現某些固體和液體的化合物有光敏性能以來,各種光敏材料的研究就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日本首先開發出光導變色復合纖維,并以此為基礎制得了各種光敏纖維制品,如繡花絲絨、針織紗、機織紗等,用于裝飾皮革、運動鞋、毛衣等,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光導變色纖維材料這方面有不少例子,比如腈綸織物采用帶有變色分子的陽離子染料進行染整加工后,其在不同的光源下發生變色,故稱變色針織物。勻染劑、酸劑對變色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采用1227勻染劑和冰醋酸,織物的變色效果最佳。變色腈綸針織物烘干前必須進行開幅整理,烘干溫度應在98℃~100℃。由這種方法制備的纖維、織物在不同的光的波長下有不同的色調,都屬于光導變色纖維織物。還有就是日本某公司將吸收350nm~400nm波長紫外線后由無色變為淺藍色或深藍色的螺呋喃類光敏物質包裹在微膠囊中,用于印花工藝制成光敏變色織物。微膠囊化可以提高光敏劑的抗氧化能力,從而延長使用壽命。采用這種技術生產的光敏變色T恤已經于1989年供應市場,近年來,國內也有類似的產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