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纖維在濕熱條件下,經機械外力的反復作用,纖維集合體逐漸收縮緊密,并相互穿插糾纏,交編氈化。這一性能稱為毛纖維的縮絨性。利用這一特性來處理羊毛衫的加工工藝稱為羊毛衫縮絨。縮絨是羊毛衫后整理工藝中的一項主要內容,為了給縮絨創造一個好的條件,及加快縮絨速度,通常在縮絨時要加化學試劑。目前縮絨工藝主要應用于羊絨、駝毛、兔毛、雪特蘭毛等粗紡類羊毛衫中,精紡類羊毛衫也常以常溫、短時間作凈洗濕整理或輕縮絨整理以改善外觀。
一、縮絨的目的
羊毛衫縮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和提高羊毛衫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外觀效果。
1、縮絨能使織物質地緊密,長度縮短,平方米重量及厚度增加,強力提高,彈性和保暖性增強。
2、經過縮絨的羊毛衫其表面顯露出一層絨毛,使外觀優美,手感豐厚柔軟,色澤柔和。另外縮絨產生的絨毛對羊毛衫原有的某些疵點起到淡化和掩蓋作用,使其不致明顯地暴露在織物表面。
二、縮絨機理
羊毛衫之所以能夠進行縮絨,主要是因為毛纖維本身具有縮絨性,這是內因;而一定的溫濕度條件,化學試劑和外力作用等則是促進毛纖維縮絨的外因。羊毛衫產生縮絨的內部原因有下面幾點。
1.羊毛的鱗片:羊毛纖維的表面有鱗片覆蓋,鱗片的自由端指向羊毛纖維尖端方向,當有縮絨劑存在時,羊毛纖維被潤濕而膨脹,鱗片張開,此時對羊毛施加一定的外力,羊毛纖維將產生移動,由于表面鱗片的運動具有方向性摩擦效應,其運動方向必然是指向根端的。去掉外力后,由于相鄰的羊毛纖維鱗片互相交錯,就使得羊毛停留在新的位置,當再次受到外力的作用時,又使羊毛纖維產生相對位移,這樣反復多次外力作用,使羊毛不斷產生緩緩蠕動,從而使纖維纏結,毛端突出在表面,產生縮絨現象。所以說鱗片的存在是毛纖維能夠進行縮絨的最根本性原因。也就是說只有具有鱗片結構外表的纖維才有縮絨性,鱗片越多,則越有利于縮絨;而沒有鱗片結構外表的纖維,就不具有縮絨性,如腈綸等化學纖維,其不具有縮絨性。
2.羊毛的卷曲:由于
3.羊毛的彈性:羊毛纖維受到外力作用時產生變形,由于羊毛纖維良好的回彈性,當外力去除后,急彈性變形會迅速恢復,使纖維間產生相對運動,當外力反復作用時,纖維間就會多次地發生這種相對運動,促使纖維間的交錯和纏結,有利于縮絨的進行。
4.鱗片層的膠化:在縮絨過程中,由于羊毛纖維浸泡在熱的縮絨液中,使覆蓋在纖維表面的瓦狀鱗片尖端易于發生一定的膠化,在外力擠壓下,纖維之間在膠化處可能產生局部的粘結,這有利于縮絨。羊毛衫縮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和互相影響的結果。但根本點在于鱗片的存在,才使得在各種力的作用下,毛纖維互相纏結并產生定向移動,從而達到縮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