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國的紡織工業已具有完整的配套產業鏈優勢,但紡織印染企業亦承受著巨大的節能減排壓力。“十一五”規劃對紡織工業的節能降耗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噸纖維耗電量比2005年降低10%,單位產值的纖維使用量比2005年降低20%,噸纖維耗水量比2005年降低20%,單位產值的污水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22%。“十二五”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提出,行業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推廣應用面要達到80%,這對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般的節能減排措施有:實施“染色一次準工藝”,應用生產線在線測控系統,推行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重視水、汽、能源回收技術,節電管理,加強印染廢水的處理及回用。其中,廢熱回收則是一項新的節能措施。
1節能減排項目實例分析
1.1項目概況
常州某集團是一家生產精紡呢絨、各類服裝和塑料制品的大型綜合企業。該集團在生產快速發展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利用水源熱泵對染整廠區排放的印染廢水進行廢熱回收,用于染缸前端自來水的預熱,供應公司員工洗澡用水,對毛紡、毛織和條染車間進行夏季供冷,從而減少一次能源的消耗,降低一次能源使用對環境的危害,實現國家節能減排要求,使企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同步發展。
1.2熱泵技術
1.2.1熱泵技術簡介
熱泵(即水源熱泵)是一種將低溫熱源的熱能轉移到高溫熱源的裝置。熱泵技術起源于瑞士,20世紀90年代初傳人我國。目前其應用已從最初的民用空調領域轉向工業領域,如廢水廢熱回收、室內和車間空氣降溫等。
熱泵機組的工作原理:從冷凝器出來的液態制冷劑經干燥過濾器去除水分和雜質,流經電磁閥,經電子膨脹閥節流降壓后變成低溫低壓液態制冷劑進人蒸發器。在蒸發器中,低溫低壓液態制冷劑吸收循環熱水的熱量不斷蒸發,到達蒸發器出口時已全部變成低溫低壓的過熱干蒸氣,再回到壓縮機吸氣閥。降溫后的熱水達到使用要求,由蒸發器冷水出口排出。低溫氣態制冷劑由壓縮機吸氣閥經壓縮機壓縮,變成高溫高壓制冷劑氣體,然后進人冷凝器將熱量傳遞給冷卻水產生供暖熱水。如此反復循環達到供熱和制冷的目的,見圖l。
1.2.2熱泵技術的應用優勢
目前普遍采用的印染工藝流程是,利用燃煤鍋爐產生水蒸氣,蒸汽進入染缸內的盤管將常溫水加熱至工藝要求的溫度(9O℃左右),并按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維持相應的溫度,加熱產生的熱量約一半以上被排掉。產生的印染廢水溫度夏季在39℃左右,冬季在30℃左右。夏季廢水在進人污水處理廠前還需冷卻,又會消耗大量電能。
熱泵技術能將低品味能源轉化為可用于生產的高品位能源,利用廢水中提取的熱量,將常溫水由l5℃(20℃)升至5O℃,然后再由蒸汽加熱至印染工藝要求的溫度并維持。該技術可最大限度地減少一次性能源消耗;減少加熱染缸內水所需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增大單位時間產量;通過蓄熱水箱,可利用夜間的低谷電制取熱水,保證全天熱水需求量,進一步降低運行費用。
廠區2 000多名職工每天的洗浴用水,原先通過水蒸汽加熱常溫水取得,現采取熱泵技術后取得,節省了一次能源消耗。
1.2.3熱泵技術經濟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理論分析
采用新舊兩種方案(舊方案為購買蒸汽,新方案為采用工業熱泵系統),將自來水從2O℃加熱至50℃,比較兩者的費用,從而分析工業熱泵的經濟性。整個工程共三臺機組,現以一期工程一臺熱泵系統進行分析。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