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選擇性能優越的染色設備是降低色差的有效途徑
匹染產品的色差問題,除了和染料的選擇、羊毛的品質、紗支有關,還和染色用設備有著密切的關系。據有關資料[4]認為,最佳的重現性要求小心地控制影響染色周期所有的變數,包括加工時間、溫度、pH值、染料量、未染品的質量、染色前的處理、助劑及工藝操作等。為了獲得最佳的重現性,理想的染色周期應該是全部自動化。目前,大多數廠家使用的染色設備大體上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國產N365系列傳統的染色設備,另一類是高溫高壓溢流染色設備。這2種設備無論自動化程度、生產效率、勻染性以及產生色差的程度等方面,高溫高壓溢流染色設備均具有明顯的優勢,該設備在整個染色過程中從加料、運轉、升溫、保溫、降溫、沖洗等都采用電腦控制,使染色工藝能夠準確地執行,從而杜絕了人為操作不當所帶來的色差等質量問題,使色差得以有效地控制,據有關統計數據表明,使用溢流染色機染色,色差返工率至少可降低30%左右。
5 加強內部管理將有效地降低色差返工
有人認為,匹染產品的色差問題,管理方面的因素要占70%~80%,這種分析并非沒有道理,影響匹染產品色差的因素確實很多,但如果能夠在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匹染產品的色差問題還是能夠有效地得到控制的。
①首先要加強染整車間坯布管理工作。做到分品種、分紗批堆放,染色時嚴格按不同品種、紗批校樣、染色,確保色澤一致。
②在染化料供應上要求固定染料、助劑的供貨渠道,特別是國產染料要固定生產廠家,確保染料質量的穩定性。
③對特殊品種如駝絲棉、貢絲棉系列產品采用縫袋法染色,可避免坯布染色時因折卷造成兩邊色澤上的差異。
④加強對染色料、助劑、水質的抽驗力度,杜絕使用不合格的染化料、助劑,嚴格控制軟水的質量。
⑤根據不同的品種、色號,固定染色機臺。對出口產品、合同產品,不僅要定機臺,而且要定人員進行生產。
⑥建立以染色為中心的重點工序3級檢查制度,確保坯布稱重、染化料磅料的準確性。加強對染色浴比、染色升溫、保溫、沸染等整個染色工藝的監控,條件許可的可采用微機監控。
⑦盡可能減少濕整的返工率,避免因返工而造成的掉色、脫色、沾色等現象而產生色差。
⑧濕整洗呢、煮呢要確保工藝的一致性,在煮呢時盡量避免白坯、色坯、深色、淺色等的混批煮呢、減少煮呢產生匹頭、匹尾及邊沾色現象。
⑨加強對設備的維修工作,杜絕染缸出現跑、冒、滴、漏現象。
?中檢、成品應加強對匹染產品的色差把關,應根據不同的品種、色號建立標準色封樣,對匹染產品要逐缸、逐匹進行剪樣、對樣。對駝絲錦系列產品要加強布匹的匹頭、匹尾及兩邊的色澤對樣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及時采取措施。
總之,在生產過程中,如果能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實施上述措施,認真把關,匹染產品的色差問題應該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6 結束語
解決匹染產品的色差問題,一直是染整行業的重點工作,而要從根本上杜絕色差的產生,難度確實比較大,我們只有通過采取不同品種、原料紗批的校色,重視染料和設備的優選以及加強內部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色差問題的產生。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學管理的進一步發展,新染料、新助劑、新技術將會不斷應運而生。計算機行業的不斷發展,生產工藝及流程自動化控制也將會成為現實。因此,可以相信,匹染產品色差問題終歸會得到解決。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