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整理的產品,抗菌布測試方法,有關資料很多,推薦資料還未查到。我們搜集了部分資料,結合工廠實際條件,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制定了兩種測試方法:簡易測試法,產品檢測法。
6.1.簡易測試法:
將金黃色葡萄球菌標準菌種(因其測試重演性好,易于取得)及抗菌布(約1.5×1.5cm)植入放有瓊脂培養基的培養皿中,在37℃條件下培養24小時后觀察,當抑菌圈大于3mm時,即為合格產品。(某些抗菌劑如DC-5700的產品不適用此檢測方法)
6.2.產品檢測法:
選五個典型菌種: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
大腸埃希氏菌:嗜熱芽胞桿菌;白色念珠菌。
細菌培養基:增菌肉湯及營養瓊脂
抗菌試驗:將上列五個菌種,用增菌肉湯分別各自稀釋成3000cf/mL,各取0.1mL分別滴加在4×4cm抗菌布(分為未洗滌、洗滌10次、洗滌20次、洗滌50次四種)上,待干30分鐘后,按Quinn氏法移貼于營養瓊脂上,再滴加一層薄營養瓊脂覆蓋,在35℃培育48小時,計算細菌菌落數。每分試驗做二份以上取其平均值。另取半制品布(未經抗菌整理同類布)按相同方法同時做對照試驗。計算結果:
表五
抗菌布斷裂強力與同類漂白布測定:
表六
7.結語
衛生整理產品—抗菌布對常見細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產品經過多次洗滌仍有較強抗菌力,50次洗滌后,對部分細菌仍有好的抑制作用。抗菌譜較廣,是一種有益于人類健康,值得探討推廣的產品,但目前多數抗菌劑產品對某些細菌,如綠膿桿菌,效果較差,多次洗滌后甚至失效,還有待進一步完善。8.參考資料
1、《國外紡織新標準匯編》
2、《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
3、楊棟梁“衛生整理”講座.《印染》1985.6
4、徐穆卿“防霉、抗菌和防蛀整理”講座1989.1
5、《印染信息》總79期
<<上一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