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經機先由鄭州紡織機械廠生產,批量生產后轉由沈陽紡織機械廠生產。那時只有一種1452型分段整經機,解決筒子架的經紗張力控制比較難。現在整經機分段、分條等品種更多,技術也更先進了。
漿紗機先由上海錦昌鐵工廠生產,后來轉由鄭州紡織機械廠生產,先是1491型,后來改為G142系列、GA系列,傳動結構也由過去的長邊軸、無級變速改為目前的多電機分頭協調驅動,卷裝張力更加均勻,而且上漿率、回潮率等多項指標都實現了在線檢測。
無梭織機的起步較早,特別是管道片式、單氣缸供氣的噴氣織機,早在1958年就已批量生產。后來上海中國紡織機械廠生產了一批,繼續試驗,但由于當時技術所限,試驗提高工作未能完成。
劍桿織機和PU型片梭織機最早由中國紡織機械廠研制,但也是由于當時技術力量和科研能力不足而發展緩慢。直到改革開放時期實行引進技術合作生產政策之后,無梭織機才有了飛速的發展。
回頭來看,現在不是什么問題的問題,而當時由于條件限制,要想得到解決,不下一點功夫是難以實現的。紡織機械工業為棉紡織工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仍在作出巨大的貢獻。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