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匹頭和服裝用涂料浸染的工藝流程為:前處理一染色一固著一烘干和焙烘。
(1)前處理:包括退漿、煮練和漂白(對淺色或艷亮色澤)。處理后,用陽離子助劑ProdottoVMC(LLamberti)6%、pH值為6(用醋酸調節(jié))處理。其方法是:20℃開始,在30min內升溫至60℃,保溫25min。排液,將織物短時間冷水清洗。上述陽離子助劑應具有高的離解力。
(2)染色:涂料(如C.I.涂料藍)X與有機硅消泡劑一起放入染浴。20C始染,在30~45min內升溫至80℃,保溫視色澤深淺染色30~45min。接著,排液,冷水短時間沖洗。所用涂料:宜在染色時易滲透入纖維;染浴內含陰離子分散劑,或另行加入;如用幾種涂料,它們的顆粒大小必須非常相似。
(3)固著:用樹脂或粘合劑固著涂料,如用DenisolBinderSMP(L.Lamberti)10~15g/L、DenisolAttivatoreBM(同上)0.8~1.0g/L,20~25℃處理10min,冷水清洗,脫水或軋液。所用粘合劑必須是耐久的、有彈性的,用于染浴時能承受高度的攪動,不會在乳液中破裂出來。必要時,用酸性鹽催化劑促進焙烘時粘合劑的交聯(lián)。
(4)烘干和焙烘:對于匹頭織物,可在拉幅機上烘干和焙烘。對于服裝,一般用轉籠烘燥機120~130℃焙烘20min。
匹頭織物最好用溢流噴射染色機染色。它保證織物始終在染液中。轉鼓式染色機適用于服裝染色,能給予最佳石洗效果的機器是由Spencer和Flainox公司制造的。它們保證服裝始終在溶液中,且在相當高的速度下操作,有利于服裝與服裝、服裝與機器之間相互摩擦,從而產(chǎn)生洗舊效果。
上述工藝有局限性,在單面或雙面棉針織物或其服裝上,效果頗佳,易于獲得較深的色澤,衣領、袖口、鈕孔、接縫留料和羅口處,因受到更多的摩擦使色澤顯得較淺。而對棉布仿綢襯衫服裝僅染得淺色,具有“霜花狀”外觀,而衣領和袖口則被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