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圓網印花的壓力和磁棒(刮刀)的選擇
印花時網筒內漿料高低位適中,細莖、小面積花存漿少一點,大塊面花存漿多一點。雕印花樣每二到三小時蒸樣一次,檢查印花質量。也可以在一定量的坯布中間接一塊白布,用以定時檢查雕印的印制質量和圓網質量。根據面料需要的上漿量來控制、選擇壓力和磁棒(刮刀),細莖、小面積花型選擇磁棒10號或l2號,刮刀45~50 cm;塊面花型選擇磁棒15~20號,刮刀50cm;大塊面印花選擇磁棒25號,刮刀55cm。壓力的大小隨著花型由細莖到塊面,由小到大配置。總之根據圓網印花機的性能調節好下漿量和滲透效果。
圓網印花由于速度較快,且雕印印花的色漿在深色布面很難用眼看清,所以三套色以上的拔染印花一般都在平網印花機上進行,只有一套或兩套沒有對色精度的雕印花形才可以上圓網印花。
4.4印花工藝的制定
對于印花的工藝處方,決定于染料對不同面料的上色性能。例如活性染料的直接印花,在處方中不外乎需要漿料(褐藻酸鈉)、活性染料、堿劑(小蘇打或純堿)、吸濕劑(尿素)。其中堿劑和吸濕劑的用量至關重要,關系到染料發色和上色纖維的能力及效果。因此,根據不同的面料,選擇助劑的用量也隨之不同。一股來說,棉或絲光棉較之人棉、莫代爾、竹纖維等無定形區較多一點,染料容易進入纖維,特別是尿素用量3%~6%即可;而人棉、莫代爾、竹纖維等纖維的結晶區相對棉纖維要多得多,所以尿素的用量最高需達到25%,才能在蒸化時吸收需要的水分,達到正常發色和良好的得色量。K型活性染料對莫代爾纖維的上色能力也相對受到限制,達不到色澤的濃艷度,P型或PX型活性染料就能達到良好的上色性能。
4.4.1氨綸印花織物活性工藝
表1
4.4.2拔染印花工藝
a.沖淡漿的制備和操作步驟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