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流道板與固定側座板之間的開模距離S2
S2=拉料勾勾頭長度+3mm安全距離
③止動螺栓長度決定
L=固定側型板厚+S1
④止動螺栓頭部長度決定
⑤支撐導柱長度決定
L=固定側型板厚+S1+流道板厚+S2+固定側座板厚
⑥拉料勾長度決定
⑦流道頂出裝置決定
⑧澆口套周邊機構決定
⑨要做到使成形品頂出后自然落下的模具布局
6.澆口套采用PUNCH市販品
7.開模次序的確定,并采用相應機構來確保這種開模次序的實現.
8.流道從流道板順利脫出的方法:
采用RUNNEREJECTINGSET(MISUMI市販品)
9.支撐柱配置的檢討
在注射時,注射機會在可動側型板的底部產生一個瞬間的注射壓力,引起型板變形.為防止此種現象發生,可在模架中設置支撐柱,以不妨礙頂桿和力征安排在每個型腔附近為原則.
10.冷卻水孔的決定
為了恒定模具溫度,必須開設冷卻水孔,通以冷卻用水。
冷卻水孔的大小與冷卻效率關系不大,中等大小的模具一般采用ф8.5的水孔即可,接口處采用PT1/8的管螺紋。
冷卻水孔的位置與數量與冷卻效果有密切關系,在確定時,應盡可能地近型腔和盡可能地多,但不要發生干涉。
11.頂出部分的配置
結合成形品基本圖,合理配置頂桿位置,注意不要與冷卻水孔及支撐柱等部件發生干涉。
12.澆口套的配置
一般公司目前均采用PUNCH公司的標準部品。
澆口套頭部SR寸法要比注射機噴嘴的SR寸法大1mm左右。
澆口套開口處ф寸法要比注射機噴嘴的ф寸法大0.5mm左右。
對于錐度來說,采用片側1°比較好。
13.定位圈的配置
結合成形機仕樣,采用PUNCH市販品。
14.排氣道的配置
為了使型腔內空氣順利排出,有時需設排氣道。不過一般設計中不予考慮,生產中如發現有排氣不良,再予以解決。
15.頂出導柱與頂出導套的設計
為了提高頂出部件運動的精度,從而延長頂桿、型芯壽命,防止頂桿拉傷,可設計頂出導柱與頂出導套。
16.部品番號的確定
本公司制定有金型用部品番號的命名規則,按此規則進行確定。
17.其他
至此,金型的構造設計基本完成。
部品圖設計
在進行構造設計完成以后,根據成形品基本圖和金型構造圖進行金型部品圖設計,包括下述內容:
⑴設計需加工的部品圖面。
⑵外構件追加工部品圖面。
⑶購入部品仕樣書。
1.型腔部分的設計:
⑴從金型構造圖中把型腔部分的外形提取出來。X-Y方向與模板嵌合,注意公差與配合。Z方向采用螺釘或掛鉤或鍵固定均可。
⑵成形部分形狀與寸法
根據成形品基本圖來決定,并考慮以下方面:
①成形品寸法公差。
②與別的部品之間的關系(配合)等。
③便于金型的修正。
④機械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加工能力。
⑤加工費用。
⑥其他。
⑶型芯均采用掛鉤的形式與型腔件配合,X-Y方向用公差來嚴格控制。
⑷澆口設計
⑸固定方法
⑹材質、硬度的決定
考慮以下方面:
①成形品的形狀、寸法精度維持機能。
②成形品表面品質決定機能。
③耐沖擊,剛性、強度要足夠。
④耐腐蝕性。
⑤耐磨性。
⑥機加工性。
⑦鏡面特性。
⑧熱傳導性。
⑨熱處理性。
⑩材料價格。
2.固定側型芯的設計
形狀與寸法根據成形品基本圖確定。
材質的選擇參考上面的內容。
可動側型芯、型腔設計大致與固定側相同,但多出頂出部分的設計內容。
至此,金型部品圖中與成形有關的部分已完成,下面進行金型構造部分的部品設計。
檢圖
部品圖設計完了以后要進行檢圖,這與設計工作同等重要。在投入生產前發現錯誤,要比在生產中或完成后才發現要節省大量的金錢與精力。
檢圖工作,可由設計者自身承擔,也可由第三者擔任。在檢圖中應把握如下原則:
⑴詳細設計、重要設計檢查時,最好在精力充沛時進行。
⑵連續工作1~2小時,應休息10~15分鐘,保持頭腦清醒。
⑶不要懼怕失敗,在失敗中取得成長的經驗。
⑷不要從詳細設計著手,應從總體方案開始,這樣容易發現大的原則性的錯誤。
⑸可調查類似金型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并與自己的設計工作相對照。
檢圖工作主要內容如下: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