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壓燙過程中已指出壓燙包括三個過程。但由于固著是在去除溫度和壓力以后進行的,所以實際壓燙時間是指升溫時間t1和粘合時間t2之和,即tP=t1+t2
t1應由服裝廠在選用面料后進行測定,一般約需5~10秒,然后可準確地確定壓燙時間。粘合時間t2主要決定于襯布熱熔膠的熱性能,一般為8~15秒。
根據粘合機理,延長粘合時間可使熱熔膠充分潤濕織物并擴散到纖維孔隙中去,有利剝離強度的提高。但壓燙時間過長會影響工效并會產生滲膠現象。
壓燙時間與溫度是相關的,提高壓燙溫度可縮短升溫時間,使熱熔膠在較短時間內達到膠粘溫度ta。圖7表示膠粘溫度為120~140℃的襯布在不同壓燙溫度時溫度與時間關系。因此在選擇壓燙條件時,我們應根據面料、襯布和壓燙進行綜合考慮。例如:面料熱收縮較大時則壓燙的溫度可略低些,而壓燙時間適當延長,相反情況也一樣。
4.結論
通過對熱熔膠粘合機理的探討和粘合過程的分析,對如何正確選用不同類型的粘合襯布和正確掌握粘合壓燙的時間條件會有指導意義,并得出以下結論:
(1).熱熔粘合的先決條件是熱熔膠潤濕織物并滲透到纖維毛細孔隙中去。因此選用襯布時首先考慮面料纖維的類別,表面性能,耐熱收縮性能等。例如經滌長絲為主體輕薄面料(仕春紗)和經硅油處理的織物,必須采用低表面張力并與纖維有相容性的熱熔膠做襯布。
(2).機械粘合為熱熔與纖維形成的主要粘合鍵,但如選用有極性基團的熱熔膠,能與纖維形成氫鍵或化學鍵,則將有利粘合強度的提高。選擇與纖維有相容性的熱熔膠,例如聚酯纖維織物選擇聚酯熱熔膠也將有利于粘合強度的提高。
(3).壓燙條件的選擇決定于面料,襯布和壓燙設備,要根據三者的技術條件,通過理論分析和試驗確定最佳壓燙條件。其中溫度的影響最為顯著,過高或過低均會產生弊病。而溫度又是和時間,壓力相關連的。在保證粘合強度的同時還要考慮在壓燙過程中面料的變化。
5.參考文獻
1.孔繁薏、越玉眃《粘合襯布的生產和應用》
2.楊玉昆等《合成膠粘劑》
3.S、吳(美)《高聚物的界面與粘合》
4.P.SROKA(德)《Handbuch Der Texlilen Fixiereinlagen》
5.Japan Fusible interlining Conference 《Fusible Interlining